A4版:文艺副刊总第3081期 >2020-06-28编印

端午又至
刊发日期:2020-06-28 阅读次数: 作者:
  四公司
  赵瑞红
        当艾叶包裹着粽香,逐渐在街头巷尾弥散开来,一个庄重的节日朝我们走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儿时过端午的情景也如同一张张色彩泛黄的照片,逐渐浮出的脑海,浮现在眼前,变得清晰而明朗。
   我的家乡地处豫北平原农村,没有河湖之类的地方,所以小时候的端午节从来没看过赛龙舟;庄稼一年两熟,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没有糯米和粽叶,所以根本也没有包粽子习俗,印象最深的就是戴香囊、绑五彩线和吃糖糕了。
   戴香囊。端午前夕,母亲就会和邻居家的大娘一起缝制香包。几个女人围坐在一起,用平时裁剪衣服剩下的碎布缝成生肖或花卉等形状的小包,然后在里面装上朱砂、雄黄粉和浸有香料的棉花,底部再缀上用红线做成的穗子,一个精致的香包就做成了。带上香包的我们很得意,故意挑人多的地方走来走去,香包在胸前晃来晃去,阵阵芳香沁人心肺,那种感觉特美。
   绑五彩线。比香囊更令我们喜欢的就是手腕上的五彩线了,五彩线是母亲用织毛衣剩余的毛线搓成的,红黄蓝绿紫,搓成一缕,绑在手腕和脚腕上,说是可以辟邪驱瘟、逢凶化吉。当时物质匮乏,女孩子又爱臭美,但真正意义上的手链和脚链却没有,所以绑上五彩线的我们很幸福,小小的手腕上像戴上了美丽的彩虹,凑在一起和小伙伴们比谁的五彩线最漂亮,也成了无聊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吃糖糕。那时除了对清新精致的香包和色彩缤纷的五彩线情有独钟外,还有一种叫糖糕的食品让我格外的迷恋。每年的端午正逢家乡麦收的季节,收麦播种,父母这些天往往忙得没日没夜。可是无论多忙,端午节这天母亲总会在天还没亮就起床给我们炸糖糕,我和弟弟也会紧跟着从床上爬起来,为得只是能吃到刚出锅的热糖糕。我们两个围在锅台旁,看着母亲变戏法似的把一个个面团变成香喷喷的糖糕。炸好的糖糕外层焦脆,里面却流着浓浆般的糖水。往往糖糕刚出锅就被我和弟弟迫不及待的拿在手里,一面拼命的吹冷,再一边狠狠的咬上一口,那股浓浓的香甜从嘴里一直甜到心里。
   这种浓浓的端午风俗在家乡的土地上一年又一年的沿袭下来,无论是清新的香包、缤纷的五彩线还是那咬一口满满糖汁的软糯糖糕,而今已全然成了心中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留沉于心的却是那份回得去又回不去的淡淡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