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076期 >2020-05-22编印

有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刊发日期:2020-05-22 阅读次数: 作者:
  加纳分公司 吴尚
   中国有句名言: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西方也有一句谚语:ChanceFavorsthePreparedMin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中西文化差异巨大,却对准备工作的解读保持着高度一致:没有准备,就没有机会。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流传千古的隆中对,他未出茅庐却帮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总基调。为这一天,他外出云游天下,了解各大势力的基本情况,搜集各势力主要的谋臣武将及相关的人物关系。在探得刘璋实力较弱后,重点走访了西川各郡县,刺探山川形势及兵力部署,为进攻西川做了铺垫。他送给刘备的西川地图,便是他遍访西川各郡县,一步一笔画出来的汗水结晶。
   所以,隆中对其实是诸葛亮精心准备,严密筹划的出山之作。将自己平生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案例,展现给自己未来的老板。相当于现在我们大学毕业时的毕业设计和面试,诸葛亮这份堪称完美的战略规划也赢得了刘备的青睐。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别人优异表现的背后一定有充分准备的辛勤汗水。
   我想起了大学时期参加辩论比赛,指导老师告诉我们“准备”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从辩论资料的搜集,消化,撰写,背诵,复述,到问题设计,对手意图的揣摩,以及把这些内容练习到能脱口而出的程度,无一不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决胜赛场的根本保障。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曹丕备文的。话说公元200年曹操官渡之战获胜后,统一了整个河北,实力大增。这年春天,曹操筑千古第一高台:铜雀台。他邀请所有文臣武将前来参加宴会,并下令武将比射,文臣比赋。但是这并不只是一场宴会那么简单,要知道,依中国古礼,只有帝王才能筑高台,可想而知是曹操想借此向天下表明进帝位的志向,但是称帝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影响大,所以曹操便想出了这个办法先试探一下自己臣子的意思。先调研一下众臣子的口风再决定称帝与否,我为曹操这样高明的政治手段深深折服。
   铜雀台之会,天下瞩目,诸公子中却只有曹丕看透了其中玄机,他准备了两篇赋,分别表述劝曹操进帝位和劝曹操保留汉室。做到了充分准备,相机行事。最后果不其然,诸位重臣纷纷称病缺席,曹操也明了自己称帝的时机还没到来。而另一位公子曹植却自恃才高八斗,不合时宜地写出了非常华丽的劝进赋:《铜雀台赋》。虽然文采名扬天下,却因过早暴露篡夺汉室的野心,失去民心。也印证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深刻古训。
   从曹丕的做法可以学到,做好准备工作一方面要有远见卓识,能准确预测未来和判断事物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如果事物只有有限种可能的结果,可以利用穷举法,分别为每种结果做好充分准备方能做到相机行事而游刃有余。从曹植处也能学到,没有充足的准备,机会在你眼前你也认不出来。
   从这些三国演义的故事里面悟出来的道理也被我用到了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像我日常的放线工作,我会提前一天晚上将明天要放线地方的图纸打出来,仔细琢磨,将工作流程在脑海里面过一遍,我就会知道这些流程需要配备哪些资源,相应的记在图纸上,第二天的效率便会高很多。
   每一件事情成功的背后都是无限精心的准备,充分的准备是应付现实变化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准备工作是未来游刃有余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