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公司 程安睿
培根说,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又是一年读书日,同时也是莎翁的诞辰。
回想起来,初读莎士比亚,是刚上高中时,莎翁笔下那些惊心动魄的爱情,总能戳中心里最柔软的地方。那时候喜欢莎翁笔下的文字,是柔软的那部分,“姓名本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叫做玫瑰的这一种花,要是换了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的芬芳”。等到上了大学、初涉社会,浅尝人心,《哈姆雷特》中的大段独白,总能抓住我的心跳。“爱所有人,信任少数人,不负任何人”,这是他的处世哲理。莎士比亚教给我许多。
又是一年读书日,我们似乎又在大张旗鼓的宣扬书籍和阅读。可是为什么不呢?这是一个被圈定命名的日子,这个日子与其说是世界读书日,毋宁说是对书籍、阅读以及智慧的礼赞。在生活中,读书并不是一项仪式,到了某个特定的时段,就静坐以读。其实,当不想阅读的时候,所谓读书日也就是个普通的日子。可能圈定这个日子的意义是提醒我们去回想:阅读,这个与物质生活同等重要的行为,在我们生活中是否依然匮乏?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居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4.67本,人均电子书阅读3.32本。这个数据依旧让人怅然。
节奏紧凑的工作日,仿佛总是用无暇读书来安慰自己。舒缓的周末,下意识的打开手机,时间加速流逝,等意识到的时候,又是下一个工作日了。“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这应该是现当下很多人的日常了。
对于被书籍喂养的人来说,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日常。于这种日常而言,任何的比喻都显得干瘪而词不达意。在喜爱阅读的多数人意识里,这是一件私人化且不可或缺的事情。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阅读者从中所收获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读书,是一件极私人的事情。
“看那么多书有啥用?看过的书你都记得么?”这是一个中年长辈曾对我说过的话,当时年少的我正在读 《基督山伯爵》。不记得当时回了什么,但绝不是什么好听的话。但如三毛所说“而今我仍是爱书,可是也懂得爱我平凡的生活,是多少年的书本,才化为今日这份顿悟与宁静”。也许读过的那些书终会忘掉,但正是留下来的那一部分,塑造了我们一生的知识结构和举止修养。
书籍从不向人设限,它总是向每一个人提出邀约。它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禁锢,拓宽灵魂的边界,延展生命的广度。
阅读吧,那是和灵魂相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