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7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喜庆日子。新时代又一条新天路——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控制性工程藏噶隧道贯通。至此,全线47座隧道全部胜利贯通。
一
藏噶隧道围岩含水量非常高、冰碛泥砾颗粒大小不均,如同一滩砂砾烂泥,挖一点塌一点,施工塌方、涌水突泥、洞身下沉等风险极高,盲目开挖,很有可能引发突泥涌水,如同暴发泥石流一样,造成隧道整体垮塌。
1号横洞洞身穿越全长960米的冰水沉积层,该段隧道由大小不等的块石、砾石、漂石夹杂细砂、泥质填充物的堆积物组成,地下水丰富,最大日涌水量达22845立方米,这是铁路隧道施工史上首次遭遇富水冰碛层,国内文献资料,查阅不到相关技术资料,没有经验借鉴。
面对挑战,项目部有针对性地开展富水冰碛层地质成因及隧道工程地质特性研究、富水冰碛层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富水冰碛层隧道施工工艺工法等5个方面研究。针对富水冰碛层沙石泥砾裹挟冰碛松散不成型的特性,不能强挖,只能巧胜,项目部采取双层管棚及加密小导管加固或帷幕注浆方式,向冰碛层钻孔强注加入水玻璃的水泥浆,使松散的冰碛层预先固化,同时加强掌子面超前支护,然后再开挖掘进。通过增设50米超前探孔、TSP、红外探水等预测方法,提前探明地质水文。采用“小断面三台阶开挖”的方法进行富水冰积层段施工。编制的《一种富水冰积层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方法》获专利一项,为富水冰碛层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的技术资料和科研成果。
隧道的另一种严重地质灾害是软弱围岩大变形,这是高地应力隧道的另一种表现。藏噶隧道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穿越7个断层。由于隧道围岩石体强度低、岩体破碎、赋存环境差等特性,使其力学特征与一般围岩相比,变形量大、变形速度快、变形时间长、地应压力大,很难掘进成洞。因此,藏噶隧道也被列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咽喉”工程。为此,项目部采取试验先行,动态施工的办法,探索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新方法。根据大变形隧道所处位置围岩的地应力、工程水文地质及变形等级,采用长锚杆钢拱架系统超前强支护,科学合理地确定开挖预留变形量。在试验段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软弱围岩隧道严格按照“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及时补强动态设计支护措施,修正预留变形量,使大变形隧道巩固成型,施工得以顺利推进。
二
对于建设者来说,藏噶隧道的施工管理面临极大考验。
开工以来,项目部借鉴全路工程建设管理最新成果,结合实际,创新高原施工组织管理、安全风险管理、工程质量管理。
“奖到你心动,罚到你心痛。”项目部通过制定 《工序循环考核》《开挖质量考核》《材料节超考核》等一系列对架子队、对班组考核的奖惩办法,既保障隧道良好的外观质量,又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人积极性。开展的“六比六创”和“大干120天”等活动,全体参建员工干劲十足。
“看这情况又可以拿奖金咯。”掌子面晏克辉班组开挖工人们乐呵呵地探讨着。原来在允许线性超挖范围内每少超挖1立方米,奖励班组300元。因此,工人们自觉的想干活、更想干好活。
项目部严把源头质量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实体工程;严把工序合格关,确保工程质量100%合格;严把现场把控关,向优化工序要安全、要质量、要效率;严把风险控制关,制定防治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安全质量风险。
还精心安排隧道施工各个阶段的施工方案、资源配置、技术攻关、对外协调等,每日跟踪发布关键控制性节点进度,。每月、每季组织施组与实际对比分析,使全体管理人员始终心中有数,使高风险隧道安全管理有序受控,快速推进。
三
“人要上得来、站得住,才能干得了、干得好。”
高原环境苦,项目部始终把激励人、关心人、爱护人放在首要位置。激励人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以精神团结人心、凝聚力量。关心人就是关心高原上每位员工的衣食住行、饥饱冷暖,完善驻地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丰富业余生活,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爱护人就是强化高原健康医疗保护,配备了医用救护车和专业医护人员。隧道现场建立吸氧点,增强了员工安全感。
鲜红党旗始终在掌子面最困难、最艰险的地方飘扬。项目部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开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全体建设者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施工中,哪里有艰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哪里就有领导干部带头的身影。有善攻软弱围岩的“隧道施工专家”曾祥文、张兵权;有苦心钻研大变形、冰积层的青年工程师杨曾、范辉、玄龙、李泽华;有数次鏖战高原、二十多年隧道施工经验的开挖班长边建、宴克辉;还有善于排兵布阵巧打胜仗的杨俊峰、袁甲;还有哪里有风险、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冲、始终靠前指挥的朱胥仁……
太多太多的建设者,演绎了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故事,无不凝聚成“勇担当、不懈怠、创精品”的拉林精神。 (谭武军 石勇 林荔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