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053期 >2019-11-29编印

西园北里
刊发日期:2019-11-29 阅读次数: 作者:
  局机关 沙 洲   
  
     每到一个城市,我喜欢到古街古巷里去走走,特别是那些比较僻静而又安宁,有着众多遗迹的古街巷。长沙西园北里正是这样一个古街小巷,在朋友的友情推荐下,我来到了这里。
   西园北里位于长沙开福区湘春路附近,与明德华兴中学、周南实验中学相邻,文化气息浓厚。西园北里历史悠久,据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说是唐代宰相裴休在此建有 “西楼”。到了清代,湖南巨族龙家沿用“西楼”雅意,在此建了西园,西园北里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据说当时园内亭台楼阁,水榭长廊,环境幽清。在民国时期,这里主要住着达官贵人和名门望族。长沙文夕大火,小巷也受到影响,慢慢衰败下来。近几年长沙对古街巷着力进行提质改造,小巷又恢复了往日的风貌!
   我从湘春路进来,两栋房子之间,建有门楼,上书“西园北里”,白底黑字,字体考究,庄重大方。从门下穿过,进入小巷。西园北里不长,560多米,也不宽,给人感觉清爽、整洁、宁静、古朴。小巷大部分是白墙黛瓦,房顶或窗户上檐用琉璃瓦点缀,窗户、墙上的灯是仿古式的,窗外时不时还有几丛修竹,凭添几分雅致。小巷很静,没有集市、没有人潮,端几把竹椅,沏一壶热茶,携三两朋友,听西园北里故事,过一回 “从前,那么慢”的生活。
   从西园北里流淌出来的故事很多,比较著名的有革命党人黄兴机智脱险的精彩传奇,有抗日名将张灵甫和王玉龄才子佳人的爱情佳话。黄兴,原名黄轸。黄兴曾经租住在西园北里附近,在此谋划起义事情,不幸事情泄漏,清政府派差役来抓他,在西园北里与黄兴相遇,由于差役不认识黄兴,差役问他,他谎称是去上学的学生,后在龙绂瑞的帮助下逃出了长沙。安全抵达上海后,黄兴发了一封仅有一个“兴”字的电报,表明自己安全。从此,黄兴正式改名“黄兴”。说到抗日名将张灵甫和王玉龄的爱情故事。抗战胜利后,张灵甫来到长沙,那时的他风流倜傥,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且单身。一位姓张的处长想给他做媒,一天王玉龄和她的同学在西园北里理发,被张处长爱人看到了,立刻让张处长带着张灵甫到理发店来见王玉龄。当时王正在洗头,张灵甫站在她的后面,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王玉龄觉得张灵甫不太懂礼貌,本不想理他。但张灵甫对她一见钟情,不轻言放弃,多次到王玉龄伯父家找她,最终打动了她,获取了美女的芳心。1945年,年仅17岁的王玉龄和张灵甫结婚,时任湖南省主席程潜主婚,此事轰动一时。在解放战争中,张灵甫被击毙,王玉龄独自带着小孩生活在美国,终身再也未嫁。
   园内古迹众多,似一幅幅历史画卷依次打开。进门即看到一块写有 “西园北里历史街区”的牌匾,提示人们这是一条充满历史的古街。有一陈列馆,“园辟千年,曾记泉声悬夜雨;视道万里,且循足迹似前徽”,没有开门。陈列馆对面有一口西园古井,原来是龙府生活用水来源。现在已基本不用了,探头过去,没有什么水,有点可惜,如能加以利用,又是一个好景点。井虽水不多,有井在,就有灵气,再加上井栏上“西园古井”四个字,和背后同它相映衬的翠竹,为小巷增添了情趣。
   踏着青石板路,踩在历史的步道上,来到了左公亭和文襄园,左公即左宗棠。“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足见他的名气之大。他最大的功劳是收复新疆,维护祖国的统一,文襄园上的对联就生动地描绘出了他的功绩:虎帐南开,旌旗十万吞胡虏;春风西度,杨柳三千荫玉关。左公亭内有左宗棠像,两边是左宗棠自撰的对联:“立品当如山有岳,持身要比玉无瑕”、“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故人”。西园北里不是一条直巷,要拐几个弯,有曲径通幽之感。拐一个弯,就是黎倜康故居。黎倜康是刘少奇在花明楼私塾就读的国文老师,他毕业于麓山高等师范学院,1952年在湖南文史馆工作时,迁居到西园北里居住。紧挨着它的是杜心武故居,那可是鼎鼎大名,他是孙中山的保镖,被称为“南北大侠,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还有黄埔军校长沙同学会遗址、金石画家李立公馆等。
   西园北里没有一味沉浸在历史的回忆里,而是与时俱进,续写新时代西园北里故事,让古街巷焕发出了新活力。西园北里着力打造 “邻里党建”,营造和谐社区,建立和睦邻里,如今已成为长沙党建品牌。西园北里一砖一瓦长满了故事,走在铺满青石板的历史步道上,仿佛穿行在上下千年的时空走廊里。西园北里没有引导,没有讲解,用眼去看,靠脚去量,用心去悟,一定会不虚此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