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施工生产总第3031期 >2019-06-21编印

红色热土传精神 革命老区建新功
——建筑公司昌赣客专站房项目施工纪实
刊发日期:2019-06-21 阅读次数: 作者:黄灿新尹金龙
  赣南,红色革命老区,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建立起中央苏区,指引中国革命开创了辉煌的道路。如今,一条连接南昌、吉安、赣州的高铁客运专线正迅速铺展,延伸着老区人民通往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昌赣客运专线全长415.2公里,沿途设置13个站,建筑公司承担了泰和、万安、兴国、赣县4座车站及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任务。怀着对老区人民的崇高敬意和对专业品质的无限追求,工程建设者们以 “传承革命精神 建设时代工程”为工作目标,克服重重困难,优质高效地推进了施工建设,得到了当地政府、铁路总公司及业主的一致好评。
   讲政治 一马当先
   革命老区工程,建筑公司向来格外重视,昌赣客专站房项目由公司副总经理王学明亲自担任项目经理。
   “把工程建设当成战斗打仗,党员带头,全员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王学明迅速集合管理团队,开展现场探勘、组织图纸会审、完善施工组织、落实方案编制,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为顺利进场施工创造了条件。
   泰和,古称庐陵,地处井冈山东麓,曾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部分。建筑公司的建设者在这里打响了施工战斗的第一枪。2018年3月12日,经过紧张的备战工作,泰和站第一根钻孔桩开钻,昌赣高铁房建工程的施工建设由此拉开战幕。
   “中铁五局是昌吉赣铁路站房启动最快的一家单位,站位高、起步快,为昌吉赣站房建设起好了头。”吉安市委书记胡世忠在施工现场调研时表示。
   讲奉献 战斗在前
   泰和站,按计划将成为京九线和昌赣客专的共用车站,为此工程建设者们需要对车站进行彻底改造,使旧的京九场和新建的昌赣场合二为一。
   因为是在既有线上作业,完成这项工程并不简单。一边是热火朝天地工地,一边是川流不息的列车,施工就像在动脉血管边做手术,专注作业的同时还要时刻注意外部的危险因素。每当列车抵近时,就会有人吹响哨声,施工人员迅速的撤到安全区,等列车驶过站台,施工就又立刻恢复原状。列车每10分钟一趟,施工人员就每隔10分钟完成一次集合疏散,日复一日……
   施工建设要面对的难题不只是繁忙地列车,还有进进出出的旅客。为确保旅客进出站通道及时投用,项目经理王学明亲自带领管理团队蹲守工地现场。工人们不分昼夜地忙碌,当夜间人们安静地熟睡时,灯光映照下的泰和站却是一派嘈杂的景象。
   搞工程也需要“靠天吃饭”,兴国站的施工就因为雨水遇到了麻烦。
   2019年春节前后,江西全省阴雨绵延。连日的降雨,让兴国站的施工便道变得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运输车辆动不了,施工材料进不去,施工一度受阻。原本几个小时能完成的混凝土作业,被拖到几十个小时,就连工人都发起了牢骚。
   项目部成立了交通组,派出人员沿路巡查,现场指挥通行,及时解决各种突发状况,同时安排工程机械对路面进行全面修整,将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不光兴国,在赣县、万安的施工人员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不过所有的困难项目部都会想方设法克服解决。
   讲科学 对标前沿
   解决困难,不能指望天意,也不能光靠蛮力,工程建设者把目光对准了科技。
   “我们可以通过BIM技术实现图纸优化,通过物联网技术完成一整套的物资采购流程,也能通过移动终端指导工人现场放样、施工,现在我们的管理人员只需要带个平板上工地就行了。”说到新技术的运用,项目经理王学明自信满满。
   工程建设者们将BIM技术大量地运用到图纸优化设计、下料、现场作业指导等方面。光是采用BIM技术检查图纸,就发现了错漏问题84处,并对其中的58处进行了科学调整。通过运用BIM+物联网技术,工程石材损耗率从10%降低到0.5%;通过BIM建模,对每一块石材、铝单板、玻璃等进行编号,形成了详细的材料台账,既节约了工期,又保证加工质量。此外,项目团队还积极探索BIM技术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的运用,受到了业主单位及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 。
   2018年10月18日,泰和站改顺利进行了旅客进出站通道转线,新建旅客地下通道投入使用。
   2019年1月20日,随着赣州开往南昌的K8724次旅客列车的驶入,泰和站1号站台改造工作完成;3月20日,兴国西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成,进入装饰装修阶段;6月2日,泰和站正式通电,为昌赣客专全线首座完成通电调试任务的新建站房;6月17日,泰和站站房、站台、雨棚、地道完成静态验收。
   如今,建筑公司的建设者们依然奋战在昌赣客专站房的施工一线,满怀豪情地在赣南的红色热土上建立新的功绩。他们用优质的工程向老区人民表达着工程人最诚挚的敬意和祝福。
  (黄灿新 尹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