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029期 >2019-06-07编印

眼里的变化
刊发日期:2019-06-07 阅读次数: 作者:
  二公司 胡攀峰    
  
    岁月有痕,70年征程。中国铁路从40公里提速到350公里,实现了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换。
   记忆难忘,70年风雨。铁路建设者背井离乡,为铁路事业辉煌发展辛勤付出、穷尽一生。
   作为一名铁路建设者,我倍感荣幸,若说中国70年巨变,我更喜欢讲述与铁路有关的事情。
   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铁路建设堪称交通强国的先行官,在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矢志发展,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经增长到13万公里以上,高铁营业里程已近3万公里,拥有着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为人民织密着幸福出行路。
   忆往昔,08年高考后,踏上去哈尔滨的求学路,哈尔滨距离西安有着2400多公里,第一次出远门,父亲决定送我。那时候每天只有一班直达绿皮列车,父亲得早早地去火车站排队买票。出发那天,我们一人拎着一个行李箱站在列车门口,怎么都挤不上车,列车员急得满头大汗,最后使出“降龙十八掌”才把我们推进去。上车后,火车过道上全是人,连站的地方都没有,车厢里混合式的臭味,简直就是一个大蒸笼,40个小时下来,我已经明显感觉父亲身体不适了。
   2011年毕业,被分配到四川成(都)兰(州)铁路项目,那时候交通建设已经开始腾飞,我选择坐动车从北京中转,可以节约一半的时间,坐在飞驰的动车上,当时就能够触摸到铁路事业蓬勃跳动的脉搏,想想自己也即将投身到铁路建设,心里有些迫不及待了。
   2017年,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到老挝的铁路项目落地,而我很荣幸能参与该项目建设。第一次踏上出国旅程,我初印象路程要几天几夜。后来才知,西安到昆明的高铁早已开通,且只需10小时,下高铁后,就有到边境海关的大巴车,而且是全程高速,坐在大巴车上,细细流连沿途风景,群山环绕,映衬的高速公路宛如巨龙,这条高速公路高墩大跨桥梁居多,环境复杂、难度很高,瞬间觉得建设者的不易。
   铁路巨变见证了中国发展,更见证了老百姓出行幸福指数提高,从纸制车票到电子票,从窗口排长队买票到互联网购票,从人工检票到自助验证刷脸乘车,从普通绿皮火车到350公里的“和谐号”,从推车卖货到网络订餐,满满的获得感。
   如今,在铁路网络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质量强国”,在铁路建设领域意味着重心转移,而我将紧跟节奏,努力做好高质量、高品质发展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