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023期 >2019-04-26编印

脚印
刊发日期:2019-04-26 阅读次数: 作者:

图片1

六公司杨正坤
  
    那年我从青涩年华的懵懵懂懂,在跌跌撞撞中步入了社会的大门,虽谈不上撞得头破血流,却也与理想中华丽的转身背道而驰。初入社会,也曾满怀壮志地放声高歌,也曾迷茫无助地踌躇落魄,得失之间,成长的思想和前进的脚步总是少不了的话题。
  予独胸无点墨却怀揣着文人的多愁善感,身不负武却憧憬英雄纵横天地间的豪情。诸事沉浮,惟初心不忘,怡然自得。这些年在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在瘴气丛生的苗疆密林,在红色文化革命摇篮的陕北等地都留下了筑路人征程的脚印,常年在外,身处荒野筑路时,虽不至望月兴叹,却也对家人有了些许愧疚和几多思念。
  初夏将至,因工作调动回到离家不远的山城重庆,初到重庆,俯仰高楼林立之间,内心不免丝丝窃喜,颇有种“身处繁华远乡僻,抬头方知是偶遇”之感。立身窗前俯瞰景,仿佛能隐隐看见家乡的轮廓,能目睹伊人芳容一笑一颦。然未来得及细细感慨,已被重庆地铁项目和谐、紧张、忙碌的工作环境带入到新的步伐中去。本以为近乡情怯之后,是曾经脚下痕迹的淡化,却不知夜深人静时,高原无声的呐喊、苗疆的独特风姿、陕北的漫天风沙却又滚滚入梦而来,梦醒之后方知曾经筑路人的脚步早已步入灵魂,才明白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不只是典故,而是工匠精神的传承。
  从贵开线到格墩线,从南百线到靖神铁路,再回到重庆,工作的这些年,走过了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然从青春的年华步入到而立之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筑路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军情怀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慢慢感染了我,慢慢地深入了骨髓和灵魂,蓦然发现原来伴随铁路人走过的路也不尽是孤独和荒凉,还有豪迈的情怀和攻坚克难后的精彩。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吧,工作或生活中常常是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不觉得身边的工作充满着激情和梦想,却不曾明白梦想前进的道路上永远是孤独的前行,只有承受着别人难以忍受的寂寞和付出,冲破重重荆棘,留下满带鲜血的足迹,才能看到胜利的希望之花。当回头看看曾经走过的路,内心的满足油然而生。
  依旧挂念着家乡的小河,山顶的古庙和郁郁葱葱的山间小路,仍然怀念那已是亲情般的温柔,抬头时却已然明白还需怀揣着男人的责任和担当,为一个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坚守脚下的路和前进的方向,坚持平淡的前行,不忘成长的力量,前方的道路万万条,不管通向何处远方,我们在路上总得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当把这些有意义的事变成一种日复一日的坚持,当回首往事时,才不会因蹉跎岁月而后悔,才不会因虚度光阴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