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020期 >2019-04-05编印

一代一代的惦念
刊发日期:2019-04-05 阅读次数: 作者:
贵州公司陈佳
        初晨,略带寒意的阳光淡淡的晒着窗,万物开始半睁开惺忪的眼,我望着窗外,已飘起淅淅沥沥的细雨,如期而至的梅雨季节让天空总是雾蒙蒙的,虽说是水墨淡雅却又不失阳春三月里的生机,烟雨朦胧中点缀着淡淡的绿和红。乍疏雨,洗清明,又到了这寄托着哀思的节日。
  我家后面的小学每年清明节前总会传来一阵又一阵稚嫩的歌声“山鸟啼,红花开,阳光照大路,少先队员扫墓来!”。这首《烈士墓前》也曾伴着我度过了好几个四月。那时候我也是操场上的一员,我仍然记得傍晚外曾祖父抱着我一字一句教我唱着扫墓歌的样子,他沙哑的喉咙已经不能非常清晰的吐出歌词,为了让我能懂得这首歌的悲壮和感人,每次唱完都会给我说起他曾经和一名红军的故事,儿时的我听着他躲在水塘里饿着肚子一天一夜,听着他在防空洞里望着红军死在自己身边,听着他被炮弹震倒在尸体堆中昏迷不醒,便会抱住他大哭起来,但那时的眼泪只是因为心生的害怕,而并非是热血的涌动。
  每次出发去扫墓的清晨,外曾祖父都会和我一起叠好两个最崭新的白花,他说一朵是我的心意,一朵便是他的,让我一定要轻轻的放在墓碑前,然后再在我放满零食的书包里使劲塞进几个热腾腾的青团,嘱咐我这也要一并放下。我的胆子小,害怕被老师发现会批评我浪费食物,或是乱扔垃圾,所以从来没有把青团从书包里拿出来过,但心里总归是愧疚的,为了抚平我的愧疚,每次默哀的时候我都会傻傻地对着墓碑默念对不起,好像这样做大人大量的烈士们就不会责怪我了。
  小学毕业后,就不用每年都去扫墓了,在我的眼里这样的改变就像是少了一天春游的日子,可在腿脚不便的外曾祖父心里却是少了一个寄托,打我上高中起他便搬离了我家,与舅公回到了老宅安享晚年,我和他很久很久才能见上一面,没了小白花,也没有了那样的夜晚。读中学的几年里每逢清明节将至总能在家附近听见孩子们吟唱《烈士墓前》,每次听见这熟悉的旋律我总会想起外曾祖父揉的青团留在书包里的艾叶味儿,仿佛永远也不会散去。
  就在去年,樱花刚落完的日子里,我没了外曾祖父,外婆没了爸爸。巧的是在他墓地的旁边长着一片艾草,绿起来的时候就像刚出蒸笼的青团,我一直纳闷外曾祖父是土生土长的贵阳人,为何却如此钟爱江南的青团,前几日和外婆聊起才知道哪位为了保护外曾祖父而死去的红军是江苏人,每年三月末的那几天总念叨着家中母亲揉的青团,原来外曾祖父一直久久的惦念着哪位青年红军,这就是要我把它放在烈士墓前的原因,听完外婆的回答,熟悉的愧疚感时隔多年又击中了我的心口,自那日起我便常常回忆到外曾祖父的故事,偶有落泪,也不再是因为害怕。
  一大清早,门口的路上就车水马龙堵得慌,我跑到红绿灯前时,望见一群小学生排着长长的队伍,牵着彼此的手规规整整的过马路,路口的车辆安安静静的等待着他们慢慢走完。这一幕让我又怀念起了那些歌唱的夜晚,我惦念着外曾祖父,外曾祖父惦念着青年红军,而这些一代传一代的惦念在未来的每一个四月里都将化作孩子们手腕上最崭新的白花和最清澈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