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018期 >2019-03-22编印

远离“愤怒”
刊发日期:2019-03-22 阅读次数: 作者:
成都公司赵曼      经常能听到身边的人感慨,某某某脾气真好,就从没见他暴跳如雷过,或者是某某某太厉害了,永远能在一堆乱麻的情况下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大家口中的某某某,一般是有了不错的成就或者是被领导上司看好的人。
  为什么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越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你,却每天都处在“愤怒”的边缘呢?前段时间,去看望有了身孕的姐姐,刚进门没寒暄几句,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姐姐家明明装有门铃,这人为什么选择敲门呢?未等我多想,门外的人直接改敲门为拍门了。
  姐姐从猫眼里看了一眼,叹了口气,开了门。一个满脸不高兴的青年男子进来就问:“总监,我跟了你四年了,你这次为什么推荐小李接替你,你是不是弄错了,他才进公司两年不到!”男子的声音很大,姐姐不着痕迹的退了一步。
  “你还记得我前两天和你说的公司即将接受今年的日常审计的事情吗?”
  “记得,审计嘛,不就那个套路,我已经吩咐下去了,让他们按照去年的流程做好准备就行了。”
  “是吗?!”姐姐指着桌上的一份文件,“这是小李按照今年新的审计要求做的迎检计划书,有兴趣的话,你可以看一下。”
  男子愣了一下,拿起文件翻了起来,越往后翻,脸色越难看,最后说了句“我明白了”,垂头丧气走了,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
  见我一脸疑惑,姐姐和我说起了来龙去脉。原来,身为公司的财务总监,自从知道自己怀孕后,就一直在培养和物色她休产假时能主持工作的人选,这也是整个公司没有明说的共识。最合适的人选有两个,一个是刚刚这个小王,进公司四年,工作能力不突出,但也挑不出大毛病。一个就是小李,虽然进公司时间短,但无论是客户还是同事,对他的认可度都很高。
  不知如何选择的姐姐,就决定以这次审计当作考验,让他们一起参加公平竞争。结果,两个人的表现状态截然不同:小李结合审计要求的变化,逐条制定计划并明确了分工,小王却连要求都未仔细理解,直接套用惯例。
  “现在看来,没选小王是非常正确的,之前在公司我就说了让他先反思一下,争取以后再晋升,想不到他竟然跑到家里来讨说法,情绪管理这么差的人,如何能担当重任。”姐姐盯着桌上的计划书,自言自语的说。
  姐姐的话让我深有同感,也想起了另一件事。我所在的成兰项目自2012年底进场,由于自然灾害、地质条件、有毒有害气体等诸多挑战和原因,大家已经鏖战了六年。今年春节后,在集团公司的帮助下,项目明确了2019年的施组目标,也制定好了激励约束措施,准备开展“大干30天”活动,掀起施工高潮。
  这一活动,对于项目而言,可以说是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的最好契机;对于我们员工而言,也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干通铁路把家还的最好机遇。但在领导与劳务班组一起倒排节点工期时,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有些劳务班组一上来便开始翻旧账,强烈要求降低进度考核的标准。有些班组则一言不发,默默的写写算算,在这边还在抱怨不止、争执不下时拿出了初步方案。这一番较量下来,相信当时在场的领导在今后的施工合作中,会选择哪一种劳务班组不言而喻。
  作为一名办公室人员,我每天能听到来自各方的抱怨,但我也发现一个规律,抱怨越多的人,反而是一直在原地不动或是活得很压抑的人。那些动不动发脾气的人,经常劈里啪啦一堆理由摆出来,独自陷在苦大仇深的情绪里,有时一天、一周甚至一个月过去了,让他“愤怒”的事情仍然未解决。
  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有段难以明说的苦。棘手的事情不会因为你有情绪就不棘手了,比起毫无意义的抱怨,不如尽快解决问题让自己释然。
  你口中的某某某之所以脾气好、某某某又之所以临危不乱,那是因为他们知道,比起无休止的抱怨和不管不顾的发泄情绪,他们有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当然,我们也不提倡一味的憋在心里,你可以选择在适当的时间地点,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将心中的情绪释放出来,但切忌不要过度。你要相信,一旦问题解决了,出成果了,你的释然和自豪必然会大于你的委屈和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