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施工生产总第3005期 >2018-12-14编印

传承筑路精神唱响天路赞歌
——记一公司拉林铁路隧道一队党支部书记成昆
刊发日期:2018-12-14 阅读次数: 作者:
通讯员谭武军李兰使命传承
  他叫成昆,名字来源于老成昆铁路。1967年出生时,他的父亲正修建西南大通道成昆铁路。父亲将他取名为成昆,就是为了纪念那段艰难而意义非凡的时光,同时也是为了让他继承老成昆精神,筑好新时期每一条路,架好每一座桥。
  经常听父亲回忆起修建老成昆铁路时的那些人和事,很是震惊。这条铁路被称为“地质博物馆”,令很多外国专家扼腕叹息,预言成昆铁路修不成。父辈们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用双手和简陋的工具,肩挑背扛,建成了成昆铁路,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19岁的他,子承父业,当起了筑路人,他参战了衡广复线,三茂线,浙赣线、宝中线、水柏线、衢窑公路、昌金高速、沈阳地铁等,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小伙,在铁路建设的道路上经过了30多年的摸爬打滚,尝尽了筑路人生的酸甜苦辣,从参加工作时的一个普工到现在的党支部书记,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在本职岗位上默默无闻,尽职尽责,把青春全部奉献给了铁路建设。
  精神烙印
  成昆回忆参建第一条铁路--衡广复线建设时记忆犹新。
  几十人的大工棚,竹片泥土墙,房盖牛毛毡,身穿父亲留下的并经过千缝万补的帆布工作服,跟着老师傅们,抬枕木,拨钢轨、上道渣……脏活抢着干,重活争着干,每天干得汗流浃背,老师傅和工友们赞扬他说:“年轻人真不错。”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己努力,87年被处党政工团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那时干起活来浑身是劲。在宝中线作为团支部书记的他常常带领团员青年开展各种义务劳动,帮着木工修旧利费,帮着厨师打下手……1992年春节,工地值班人手不够,他主动提出去隧道替电工值班。一次,他从漏斗爬到上导坑挂设照明线,把炸坏的灯头灯泡换好,下来时,却突然从漏斗滑了下去,脑袋因缺氧发晕,导致窒息休克。醒过来时,全身酸软无力,好像害了一场大病一样,队领导要他好好休息几天,但他第二天又继续到工地值班。
  主动请缨
  虽然在工地很想家,但筑路情怀始终扎根心底最深处。2015年初,刚干完山西中南通道项目的成昆想到总算有一次安心在家过完春节才回工地的机会,但听到有一条具有重要意义的拉林铁路正式开工,于是他坐不住了,主动请求上青藏高原。第一次来到高原,对本来就患有高血压的他,确实是一次考验。刚到工地的前面几天,由于高原反应,晚上睡不好觉,刚睡着,一会又因缺氧憋醒了,经常胸闷气短,上工地走路气喘吁吁,鼻涕里还带有血丝,感觉好难受,几天下来,人一下子瘦了10斤。转眼三年多了,在这无比恶劣的生活、生产环境下,他坚持下来了,因为他铭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一名高原筑路者。
  牢记使命
  作为支部书记,在注重党建、施工生产的同时,他始终不忘人文关怀。2017年6月12日下午16时,队部施工员韩继忠因左脑脑梗,身体摇摆不定、说话含糊不清,成昆见状立即送他去医院检查。可是,路费和住院费成了问题,为了不耽误治疗,他首先想到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工资卡上存来准备给女儿办嫁妆的1万多元拿出来应急。2018年8月21日,他因肠道细菌性感染拉肚子,严重脱水,在医院接受了两天两夜的治疗。当知道工地有大检查,他就呆不住了,要求出院,叫医生开了一点抗生素药急急忙忙回到工地,立马投入到工地参与迎检准备工作。
  到高原3年多来,至今没有一次回家过春节。从2010年父亲病故,家里剩下70岁年迈的母亲和外地求学的女儿。最让他内疚的是女儿的临产期恰逢“劳动节”,女儿在心里多么盼望父亲能请假回家,可是,还是没能回去。从女儿出生到上学到结婚,22年来,作为父亲陪伴女儿太少了,但为了父亲交给他的筑路事业,他无怨无悔。
  如今年逾半百的他在高原三年多来,头发掉了很多,身体瘦了不少,精力也减了不少,但为筑路事业奉献的热情一直没有少。因为他始终牢记着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永远没有忘记父训,永远没有忘记入路时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