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广铁路是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改革开放前衡阳至广州的540公里为单线铁路。
1978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衡阳至广州客货年运输能力,只能满足运量的50%,限制了湖南、广东经济发展和港、澳、台、海外华侨回国探亲观光的交通需求,成为了我国南北交通“瓶颈”。
为适应改革开放需要,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经济发展,1978年1月17日,国家批准修建衡(阳)广(州)铁路复线,同时将该工程列入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工程。由原二局承建。1979年1月,二局分建二、五局,划归五局施工。五局一处、二处、三处、四处、五处、机筑处参与施工。
开工后,以“突出重点、由北向南、分段歼灭、一次交付”为原则,要求衡阳至郴州段1980年建成,郴州至韶关段1983年建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衡广铁路复线两次被列为停建、缓建项目。1982年9月正式复工。1985年12月,原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广州主持召开衡广铁路复线建设现场会议,作出了加快建设的决定,要求1988年底全线建成通车。原铁道部也将“南攻衡广”“北站大秦”“中取华东”列为铁路建设的“三大战役”。从此,衡广复线由以前的“八年抗战”转入了“三年决战”。1986年至1988年,全局共完成83791万元,施工高峰期队伍人数达27000人、民工6000人。
经过艰苦奋战,1988年7月铺通右线,同年10月1日,在韶关举行了全线通车典礼,国务院总理李鹏为开通列车剪彩。(邓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