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版:党群工作总第2993期 >2018-09-14编印

俯首甘为孺子牛
——记局扶贫干部、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唐亮
刊发日期:2018-09-14 阅读次数: 作者:
通讯员倪建平张晨
  他把贫困村当作第二故乡,驻村第一天,就把家从贵州遵义搬到了偏远山村。他脚踏泥泞,俯首为牛,用共产党人的忠诚和信念,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把贫瘠的大山浇灌成富饶的沃土。两年时间为贵州省丹寨县交圭村开创了脱贫攻坚工作新局面。
  他,就是局党委选派到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交圭村任第一书记的扶贫干部——唐亮,2018年7月,被评为“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
  亮身份,扎牢扶贫根基
  “唐书记,来家里喝碗水吧。”
  驻村三个月,第一书记唐亮已对交圭村村情村貌了如指掌,并且成了村里的大红人,走到哪里都有村民热情问好。
  一个雷锋包、一枚党徽、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把手电筒是唐亮的随身法宝。为摸清交圭村基本情况,他总是不停地记、不停地问、不停地思考,与村民在家中、田间、地头面对面谈话、拉家常,切实了解村民诉求;在调查摸底过程中,以坝坝会、村支“两委”会和发放民情联系卡的方式,向村民传达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农村教育、医疗、就业等政策。
  驻村前期,他牵头建立了驻村工作目标责任制度、报告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完成了贫困户审核及信息系统录入工作,并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建立了贫困人口信息档案和精准扶贫台账。
  驻村期间,唐亮走访交圭村6个村民组,261户428人,其中低保户34户、贫困户108户,留守儿童11人、空巢老人6人、孤残人员10人、创业带富能人5人。
  见行动,开创脱贫局面
  “共产党员就应该像钉子一样,组织把你安排在任何岗位上都必须闪闪发光。”作为第一书记,唐亮始终牢记局党委的嘱托,肩负起为交圭村百姓脱贫致富重任。
  2016年,正值交圭村脱贫攻坚关键期,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唐亮根据贫困户基本情况,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进行精准识别、因户施策,创新性地提出了“以短养长”的产业发展思路,让短期成效快的产业“养”成效慢的产业,使村民收入稳步提升。
  唐亮利用交圭村水资源较好,适合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的优势,一方面扩大稻田养鱼规模,一方面调动村民积极性开辟了10亩洋葱、100亩花菜、200亩辣椒、75亩蓝莓的特色农产品种植产业,同时将发展农家乐与乡村体验游有机衔接起来,有效营造了农户在家创业、在家就业的良好环境,为交圭村脱贫攻坚工作拔得头筹,开创了全新局面。
  作承诺,突出扶贫成效
  为了确保贫困村按时出“列”,贫困户如期脱贫,唐亮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多渠道扶贫。
  阳光扶贫,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在他的努力下,全村贫困户学生获得扶持覆盖率100%,全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100%,贫困户参合率100%,大病救助100%。
  基建扶贫,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他主持建成通村水泥路7.7公里,覆盖5个村寨;完成一级危房改造3户;解决132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立电子商务点1个,设自然消防池6个,组建消防应急队伍1支。
  产业扶贫,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扶贫不光要“输血”,更要“造血”。唐亮所在的交圭村采取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成立凹翟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硒锌米种植、休闲农家乐、稻田养鱼等产业,现已发展稻田养鱼基地400亩,覆盖全村贫困户108户383人。2017年11月18日,交圭村举办了首届“苗鱼节”活动,得到了央视2台、今日头条和贵州省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使交圭村“生态稻花鱼”知名度大幅提升。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蛮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唐亮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老黄牛的精神,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与奉献,为交圭村的稳定发展和扶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阅读延伸:交圭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西南方,是国家级贫困村,全村4个自然寨,少数民族占92%,村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农业生产技术差,农民人均纯收入低,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