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2992期 >2018-09-07编印

刊发日期:2018-09-07 阅读次数: 作者:
五公司李元勇      不怕大家笑话,直到17岁我才第一次进城。在城里读高中,一月回趟家。40公里的山路蜿蜒盘旋,要坐两个多小时的汽车。一路上,车子一走一停,就跟筛糠似的,东拐一下,西拐一下,抖得老高,卷起的尘土,钻进汽车,钻进鼻孔,窒息得令人怀疑人生,这尘土也钻进了五脏六腑。
  母亲说有条公路能直通县城算是好的了,最开始还没有呢。父亲每年探亲回家,都要摸黑走上两个多小时的山路,然后过渡船,再走个二三里,才能赶回家。这条路是80年代初,十里八村的乡亲,举全乡一万多人之力,用钢钎撬,用锤子敲,用锄头挖出来的。
  父亲是修路的,最开始是修铁路,后来公路、高铁、轻轨什么路都修,再后来只要是国家基建工程项目都干。
  1992年,子承父业,我跟父亲同在一个工班,修的是成渝高速公路,据说是西南第一条高速公路。
  如今从重庆到老家,可以选择走兰渝铁路,坐动车3个小时不到就能回家。
  可在当初,只有坐客车回家,走走停停要花上十多个小时,往往是两头不见天。记得,在重庆菜园坝汽车站坐车,一落地,就会被满地乌黑的泥浆和吆喝的“棒棒”包围,人声嘈杂,小偷小摸还多,怯生生的,至今还记忆犹新。
  但最令我刻骨铭心的,是1995年修南昆铁路回家,从贵州盘县威箐坐客车到贵阳。一路上,公路两边都是炼焦煤的露天小煤矿,浓烟蔽日,几十米看不清路。路面堆积的粉尘,一脚下去,能覆盖到脚背。到了贵阳,已是灰头垢面,可又买不上票,哪像现在网上购票。滞留贵阳三、四天,痛苦的滋味自不言语,最后还是从票贩子手里买到的,广州开过来的高价火车票。历历在目的是,我是从车窗爬进去的,车门根本就不开,开了也上不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人总算是硬塞进了车厢。在车厢内脚都摞不动,身体被扭曲成麻花,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好在当时年轻,还挺得住,有些妇女、小孩痛苦的表情,不是眼里噙着泪,就是哇哇大哭。可谁也没办法,大家回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回家的路就这么一条,这么几趟车,赶在一个节骨点上,能不挤吗?哪像现在,条条道路通回家,坐车还要找列车乘务员讨要个服务态度。
  时光荏苒,从父亲80年代修衡广复线到如今,40年沧海桑田,风雨历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国家投资修建的路是越来越多。1997年香港回归,京九线开通,再后来武广高铁通车,时速可达300多公里,一日千里已不再是笑谈。仅自己参加修建的路就有10多条,朔黄、渝怀、沪昆、拉林、共玉等等。
  2017年,在湖南娄底城市路网改造,修城市快速通道。我选择自己开车回家,一路高速四通八达,可供选择的路线很多,好在有北斗导航,不然准会走错。路很好,一路山美水美,风景无限,两边的绿化带一眼都望不到头。不像以前的路,绿皮车过处,两边全是白色的垃圾。
  最近,我又从新疆乌鲁木齐回了一趟老家,3000多公里,直接乘飞机到西安,然后机场轻轨直达高铁站,再坐西成高铁2个多小时到广元。早晨出发,晚上就可以回家吃饭。
  因为有了各种各样快捷的路,回家成了说走就走的事。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回家的路,不管你走,还是不走,她都会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延伸。曾几何时,从乡村到县城,我上学的那一条路,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改造成沥青路面的。
  给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拟建的四川苍巴高速公路已经通过立项,看了一下规划路线,正好穿过我家乡镇。老家属革命老区,红军横渡嘉陵江总指挥部就设在白塔山下,现在这里被改名为红军渡。
  继兰渝铁路、兰渝高速之后,老家再添高速,我是真的喜在心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