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2989期 >2018-08-17编印

“中国情人节”的复兴
刊发日期:2018-08-17 阅读次数: 作者:
测试中心金荣慧谈及七夕,年轻人脑海中多是冒出情人节的字眼。在商家的炒作下,无非是玫瑰,礼物,烛光晚餐,这是西式情人节带来的影响。“七夕”明明是带有浓浓中国意味的节日标语,是农历七月初七才过的传统中国节日,却是以西方的形式来表达爱慕之情,这是商品经济下的物质浪漫。中国的七夕,似乎也是在如此强烈的氛围冲击下得以复兴,仿佛七夕在中国从未像西方情人节这样火热,其实不然。
  七夕习俗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乞巧。它是传统七夕节日中最为主要的内容,是少女们向上苍祈求美貌与巧手的日子。乞巧包括丢巧针、结喜珠、穿针乞巧、做巧果等活动。其可追至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怀,人俱习之”。妇女们七夕乞巧屡屡被唐诗宋词提及,相传,唐太宗在七夕之日常与妃子清宫夜宴,宫内乞巧也热闹非凡。而在宋元时期,专门有供人买卖乞巧物品的“乞巧市”,其盛况堪比春节。只不过此节日在清代以后渐渐被淡忘。在这一天,除了乞巧之外,其还有许多丰富的内涵,求赐良缘是未婚男女的共同祈祷。因而关于七夕的诗歌,也多是表达相思之意,《古诗十九首》中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诉说了相思之苦,“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等诗句被广为传颂。
  如今已很难恢复传统七夕乞巧的盛况,但哪有千古不变事,随浪涛以新的形式纪念,又何尝不是一种传承与复兴呢!形式可以更换,但传统文化的内涵却能永久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