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施工生产总第2986期 >2018-07-27编印

一支管理独特的好班组
刊发日期:2018-07-27 阅读次数: 作者:
贵州公司银西铁路钢结构加工厂有一支管理独特的好班组。
  这支班组共1名职工、59名劳务工人,分别来自贵州、四川、重庆、河南、甘肃各地区,平均年龄仅28岁。
  为切实管好、用好外聘员工,在生产加工中发挥中坚力量,工班长蒋启顺树立“平等、尽责、共赢”的观念,实行制度化管控、人性化管理。
  进场前5天,班组就开展军事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队伍间关系,消除了隔阂,统一了思想,凝聚了感情,增强了战斗力,初步具有凝聚力。
  蒋班长又另辟蹊径,让员工们根据各自特长,设计标准宿舍,规划生活设施,建设规范住所等。
  “这些放洗漱盆的架子,还有平时学习用的桌子,放衣服的铁衣柜,都是工程剩余钢管焊接,再加上外购一些布料和木板自己制作而成的。每个房间都统一标准,就连放漱口缸的方位都是一样的。”正在宿舍看书的电焊工师傅张新民告诉笔者。
  独特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很快就将这支外聘员工队伍凝聚在一起,形成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锐部队。2016年10月8日,在全厂员工齐心协力下,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驻地、厂房、车间各型生产加工设备的安装调试,实现了开机生产,拉开了生产加工大干序幕。
  银西铁路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管段第五段路基抗滑桩能否按期完成,关乎架梁通道畅通问题,关乎全线架梁工期。
  该段路基抗滑桩钢筋笼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且完全靠人工制作加工。2017年4月9日,接到任务,要在2017年5月10日前突击增援制作加工60个,力争70个抗滑桩钢筋笼。这对于加工厂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确保目标实现,员工们拿着手中的焊枪在工地日夜焊接。加工厂技术主管邱光海顶着漫天沙尘,争分夺秒抢修运输车。经常在等午饭的时候,手里还拿着扳手,就靠在维修的车子旁睡着了。等午饭到的时候,嘴鼻和身上全是沙尘。
  李义、冯新分别是钢筋加工厂白班、夜班班长。下午6点钟下班的李义,经常是灰尘还没弹去,安全帽还没取来,匆忙吃过晚饭,就加入到抗滑桩钢筋笼加工现场。凌晨3点30分下夜班的冯新,休息不到4个小时,又出现在了抗滑桩钢筋笼加工现场……其他班组人员下班后,也纷纷加入到抗滑桩钢筋笼制作中。
  凭着坚韧不拔、团结一致的拼搏精神,加工厂超额完成抗滑桩钢筋笼200余个,圆满完成了加工任务。
  增援突击使得这支班组在局银西七标小有名气,而不断学习创新使得这支队伍声名远扬。
  2017年,加工厂创新的《钢筋笼(钢护筒)加焊工装的应用》,不但提高工效、降低成本,而且占地面积小、文明施工好。结合场地实际,设计的2吨航架,灵活地把场地与实用性相结合,两人即可操作,轻松解决了成品装卸时间长、人员多等问题,较之原来的吊车每月节约成本近2万余元。航架还可拆卸,循环使用。
  “单是这两项工装创新就为工厂提质增效200余万元。而且加工厂员工并没有安于现状,更多的工装创新还在实验中呢。”蒋班长自豪地说。也正因为,这些工艺工装的创新,使得加工厂的产品合格率达100%,现场监理组对加工厂质量均给予肯定,称为“免检产品”。还获得各项生产加工奖励10余万元,被局评为年度“样板钢筋加工厂”、贵州公司党政评为2017年度“先进集体”等。(任梅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