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谭文峰敖春城 900多个日日夜夜如定海神针般坚守在工地,五公司大瑞铁路项目经理吕建秋带领着他的团队在滇西默默奉献……
五公司大瑞铁路工程全长18.67公里,其中保山隧道16097米,是全线第三长大隧道、保瑞段第二长隧,属于I级高风险隧道,也是五公司自建处以来单独承担施工任务最长的单线隧道,被列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
如何实现快速开局、高效推进施工,成为吕建秋萦绕心中的难题。
按照云桂公司“高起点开局、高标准管理、高效率推进”的建设管理要求,抓好标准化落实,通过标准化体系建设和现场工序标准规范管理,项目部设置了“进口、斜井、横洞、出口”四个标准化、规范化的架子队驻地。
由于保山隧道集“岩溶、浅埋、滑坡、软岩大变形、岩爆、顺层偏压段、涌水突泥”于一体,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地质博物馆”:岩溶段3570米、岩爆段1540米、软岩大变形段725米、顺层偏压段2085米等,隧道设计最大涌水量每天10.5万方。地质极其复杂多变,施工难度极大,施工技术和组织难题众多,是一个烫手山芋。
在保山隧道斜井施工中,开挖出来的三百米正洞日涌水量已经达到4万方,是设计斜井涌水量7700方的5倍,抽水管从四根增加到了八根,洞内涌水如水帘洞一般。反坡抽水和水中作业是一大难题,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水淹掌子面的情况。
2017年6月1日,因洞外高压电停电,项目花了三天时间才将水位降到可以作业的程度。洞内先后投入250KW的抽水机8台,185KW抽水机20台,配置25台潜水泵,应用三级固定泵站反坡抽水。工人们是安全帽、雨衣雨裤、水鞋全幅武装进入“浴水奋战”。
因为条件艰苦,工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从2016年4月底斜井正式进洞到2018年3月,他们在水中“泡”了23个月,才完成了斜井进入正洞第一环混凝土浇筑。“打隧道这么多年,没想到这里的隧道比沪昆高铁壁板坡隧道、蒙河铁路太阳寨隧道更加困难。”项目员工如是说。
吕建秋明白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思想不乱、精神不垮、信心不减,越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
为了缚住“水妖”,吕建秋和团队成员一起想办法、定措施,打出了组合拳。项目部配齐配强人员,前期抽调项目副经理付军兼任保山隧道斜井架子二队队长,安排机电部部长现场蹲点负责机械设备保障,抽调两名公司最优秀电工能手到斜井工点负责用电电路安全,尤其是抽水设备的安设、维护,按照三级抽水的原则配置6名抽水工,分两班24小时负责抽水管理;加大设备投入,在洞口配备了国际先进技术辅助系统自备电源保障中心,由10台功率高达500KW的发电机并联组成,解决停电时由中心电机整合发电,10秒内自主启动、自动并网,自行传输,保障斜井供电连续性。
如果说斜井反坡抽水是疏导,通过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就可以实现。那么在隧道进口到斜井区间,面临的生态保护难题,如注浆堵水就是一个综合性的难题。
保山隧道穿越保山市生态水环境敏感区,地表分布有35个水源点52处取水点,进口至横洞10.6公里范围地表失水风险为中、高度。隧道设计重点堵水段20段长1715米,一般堵水段9段长2055米。隧道施工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失水风险,影响20万市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项目部精心编制了《保山隧道注浆堵水管理制度》《保山隧道注浆堵水施工工专项方案》,加强了科技攻关力度,开展“隧道长距离穿越生态水环境敏感区,地下水封堵施工技术”科研课题研究。专门组建了专业注浆堵水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超前地质预探预报工作,包括地质素描、加深炮孔、TSP-203探测、红外探水等,以物探手段为主、钻探验证为辅,准确预判前方围岩条件,随时测量涌水量及水压,化验水质,核实地质情况。通过坚持“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应用三臂凿岩台车采用超前帷幕灌浆+超前周边注浆+径向注浆方式进行堵水,堵水成效显著,施工进度较设计指标提高1.5倍,隧道各工点地下水限量排放满足设计要求,很好地保护好了隧道周边生态环境。
“吕经理很敬业,能吃苦,懂技术,熟悉现场,一心扑在工地上。”与他搭班子的项目党工委书记毛铁勋这样评价他。
目前,保山隧道13个工作面全部转入正洞施工阶段,已完成正洞开挖1673米,辅助坑道7127米。虽然后续任务很重,但吕建秋和他的团队将继续在保山隧道日夜奋战,打通隧道的梦想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