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务城通公司李擎柱 皮影戏在我们湘南一带也叫影子戏,随着物质文化的日益丰富,皮影戏越来越淡出人们视线的时候,我的童年就在父亲的皮影戏里开始了。
在我出生的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的农村,物质生活非常匮乏,还没有电影、电视。皮影戏在农村是很受欢迎的娱乐活动。而且是哪家办婚嫁、寿诞、添丁等喜事才办得起的节目。
不知道父亲从何时起学会了这门皮影戏技艺的,成了家乡皮影班子里的主要人员,他会吹拉弹唱,能写会画,会讲古书奇事,不经意成了我成长中最敬佩的偶像。
儿时最盼望的是在自个村里开唱皮影戏,那时候的我,可以享受“特殊”待遇,可以钻进父亲他们搭建的皮影戏台里面去。戏台用大门板搭成,用木棍拼成约三四平方米正方框架,正中镶嵌一块用白布做成的一平米见方的屏幕,其余地方用黑色帷幔圈绕。然后父亲便和他的同伴把他们挑来的几个木箱打开,在里面挂放他们平常不轻易拿出来的宝贝——皮影人儿。
而几个木箱里摆放了上百种人物,有老者、有少女、有各种文官,更多的是那些威风凛凛的武将,背上插着旗,头上插着鸡毛,花着脸煞是惹人喜爱。还有各式各样的大刀长枪等武器,这些皮影人儿四肢躯干在几根木棒指挥下能做出各式动作。
夜色降临,人们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汇聚起来,有邻村的人走了好几公里路早早赶来,闹哄哄地谈论今夜的好戏。这时皮影戏蓬里已点亮了一盏明晃晃的油灯,把屏幕照得雪白。随着东家鞭炮响过,父亲一声锣响,麻子大叔一声吆喝,但见孙悟空以一个筋斗云出现,现场顿时安静下来。原来当夜的戏是《三打白骨精》,两个小时的时间,把白骨精的诡计多端,孙悟空的智勇双全,唐僧的优柔寡断演绎得精彩纷呈。虽然节目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可台上演的和台下看的都各自津津有味。
控制人物动作和主唱主要是坐在屏幕下的麻子大叔,父亲除了要和前台的麻子大叔人物对白,也要咿咿呀呀地和上一段,他更重要的任务是配乐,击鼓时如雷霆万钧,打锣时如万马奔腾,拉二胡时又如泣如诉,有时手脚并用,同时控制几样乐器,把皮影戏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时代,父亲唱一夜的戏哪怕是嗓子唱嘶哑了,所得收入也仅仅两元。皮影戏作为父亲的副业,这一唱就是二十年。父亲用演绎皮影戏的技艺养育了我,也用他那一个又一个古典故事熏陶了我。如今想起,父亲略微沙哑的唱腔和锣鼓二胡声伴随着我童年和少年的成长时光。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电影、电视在乡间普及,皮影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当人们渐渐遗忘皮影戏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依然常常出现一副画面:朝霞初露,晨雾中的乡间小道,慈祥的父亲挑着重重的皮影道具箱从远方缓缓走来,那身影是那样的令我欢喜,是那样的令我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