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公司
张思琪
48年后的今天站在陕北的沙地上,你能想象48年前的陕北是什么样么?
这是我刚开始看《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时脑海中蹦出的问题,它的答案在我前往陕西榆林出差前,我以为我能够回答,可是当我站在那片黄土地上,看着大风刮起风沙漫天飞舞,我无法想象如果有一天我生活在一个缺水缺油少细粮还有跳蚤的环境里,应该如何生活,更遑论去学习去读书。
对于90后而言,这是一个喧嚣浮躁的时代,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意志消亡。可我却觉得每一个拥有梦想并追梦的人都应该来看一下《习近平的七年知情岁月》,它让你懂得尽管命运会充满波折,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我一直觉得从前的自己是喜欢读书写作的,可是翻开那时候稚嫩的文字,再看看那时候读过的一些青春疼痛小说,发现的不过是一个浅薄古典,喜欢夹带着忧伤的中二少女。读诗词,必是少年愁肠,就连追星,亦是唯王祖贤这样的美女所不能胜任。在自己笔下出来的文章仿佛是黑白分明的纸上落下的就是一滴胭脂泪,磨开了就是相思的闲愁,说白了就是矫情,大好时光凭白浪费了。
习总书记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而这个道理我却在上班后才明白过来。进了宣传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满意自己的文笔,阅历太浅,以至于每每写出来的东西不够老练,写不出年华流水的荒芜与繁锦。于是,才真正的学会了什么叫做读书。翻看着文集、报纸,记录着每一位前辈给自己讲述的故事,谈及的灵感,写作的技巧。一点一点慢慢操练,不好的地方反复修改,才堪堪可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历不够,也总有出差来凑。就像习总书记说,“人生处处留意,皆有学问。”每一次背着行囊踏上征途,就会听到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来源于工作,来源于牺牲,来源于伟大。再提笔时,强大的素材带给自己的冲击太多,却依然不是言语的苍
白能够描述那种来源于内
心的触动。后来我干脆选择
了一种安慰自己的方式。每
往一个地方,我会拍张照片
或买一张明星片,用心保存
着旅途带给我的感动,然后
告诉自己总有一天能更加
完美地将那些曾经写过的
故事徐徐道出,换言之,也
是另一种的半途而废罢了。
从陕北回来,在读《习
近平的七年知情岁月》时,
看着习主席从15岁刚到黄
土高原时的迷茫、彷徨,到
后来贴近黄土地,下定决心
扎根农村,为改变梁家河的
面貌做出的一番努力,再到
22岁离开时,那充满自信
和坚定的面庞,让我想起了
习总书记在寄语青年时的
一番话,“青年时代,选择吃
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
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
期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
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
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挫
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
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
看到习总书记在艰难的岁月里学习、吃苦、办实事、敢担当,看到他将青春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时,我细思了许久,才觉得自己矫枉过正,忘了初心,忘了最初的“励志勤学、刻苦磨炼”的话语。于是,我将早先那些不切实际的规划丢到脑后,孑然一身,只带纸笔,顺着光阴的纹路深入一线,就像鲜衣怒马年少时的自己,带着烈酒配老友的真性情,怀揣着诗歌和梦想,一路向前,永不停歇。只愿你我今日追梦赤子之心不变,愿他日耄耋归来时,还能回首笑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