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干,做个有出息的人!”
这是杨曾2007年中南大学毕业后到公司报到时,父亲叮嘱他的话。正是这句激励的话,让他扎根施工一线,一干就是十年。
杨曾先后参加了武广客专、厦蓉高速、蒙河铁路以及拉林铁路等重点工程施工建设,从见习生到项目副总工程师,一路走来,一直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思想水平,以严谨求实、兢兢业业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十年来,奋斗是他青春见证。
杨曾在武广客专见习时,工地上桥梁横挂天际,飞驰的动车即将开启崭新的时代,从那刻起,筑路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便深深扎在他心底。
调到厦蓉高速项目时,杨曾就背着重达几十斤的仪器,在贵州山区翻山越岭数十公里,吃的是面包,喝的是溪水,这些都没什么,最难最苦的是在大山深处,认不清方向,找不到路,一直硬着头皮摸索着前进。往往等到天黑看不见了,才摸出山来,回到屋里整理东西时,经常发现手上不知何时多了几条血痕,也顾不得疼痛,用水简单冲洗一下,就倒在床上大睡了。
一个多月下来,原本白白净净的脸上多了几条痕迹,被岁月勾勒出沧桑味道。
虽然在厦蓉高速呆了不到一年半,可他收获满满,对项目整体统筹规划、临建布置、机械设备选型、方案编制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大局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2009年,被调到蒙河铁路任主管工程师,负责马英河大桥技术工作。虽然首次管理桥梁施工,但他从零号块施工方案受力计算、跨公路施工防护方案等一系列的方案工序都亲力亲为。特别是关键工序预应力张拉,无论是钢绞线还是预应力筋,每一组、每一根,他都亲自把关,严格按设计应力、设计张拉程序进行把控,坚持标准不放松。正是对每道工序施工质量的严格把控,马英河大桥最终跨中零偏差合龙,受到项目领导表彰并接受地方媒体采访报道。
云南毒辣的太阳将他脖子晒得黝黑,被同事们戏称为“一道疤”,白净小生已成长为铁铮铮的黑汉子。
2014年11月,一纸调令让他到海拔3600米的青藏高原参建拉林铁路,而且前期进场有大量技术工作急需完成,杨曾没有任何迟疑,马上收拾包袱赶往拉林。后来大家才知道,当时他的孩子才出生5天,无法想象他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狠心做出这样的决定。
前期项目技术人员较少,工作繁多,他克服高原缺氧、条件差的困难,白天上工地,晚上熬夜加班编制技术文件至两三点。前站下来他身体瘦了一大圈,视力下降了一百度。
再回家时,孩子已半岁。
杨曾从没有将高原条件苦、含氧低影响身体,作为自我松懈的借口,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不断提高自己。白天工地现场跑,晚上整理技术资料。工作多,就将学习时间往后排,每天坚持学习至晚上12点。
经过一年的努力准备,在拉林项目成功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而且他带的6名见习生,有2名已经成长为技术负责人。他还积极组织、指导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总结,目前拉林项目正在申报省级工法2项、专利3项。
在采访过程中,听他说的最多的词是“感恩”。“刚刚毕业那会儿,对自己的前途非常迷茫,是公司给了我挥洒青春的舞台,让我成为了一名有价值的人。”
(谭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