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版:集团新闻总第2967期 >2018-03-16编印

大熔炉里炼好钢
刊发日期:2018-03-16 阅读次数: 作者:谢崇志
特约记者谢崇志通讯员肖勇勇
  “京张项目是成才的熔炉,我愿继续留在这里摔打磨砺,把自己炼成一块好钢!”近日,京张项目部90后的综合部长陈超调回四公司宣传部主持工作,他满脸的激动与兴奋。与陈超一样,近两年来,走进京张项目的26名大学生,经过师傅们的传帮带,在这里锻造,快速成长为项目克难攻坚的生力军。笔者在京张项目工作一年,亲眼见证了这一过程。
  ——在这里增长才干。项目共有年轻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近百名,占到九成,平均年龄还不到?28岁。面对年轻的团队,项目部按照建“建一项工程、育一批干部”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工程长大隧道、暗挖隧道大跨施工等技术标准高,施工难度大有利资源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大力培养新人,打造青年人才成长高地。既坚持开展每天写一篇工作日志,每周做一次技术总结,每一项重点技术难题取得突破后要写施工总结,每半年完成一篇技术论文的“学术研究培养”,每年出一本技术论文集。
  这样,青年技术干部通过不断深入施工一线,把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利用到施工生产中,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项目部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施工间隙,开办“工地夜校”对他们进行技术和业务强化培训,并进行阶段性的理论、岗位技能考试和考核。深入开展“导师带徒”活动,组成师徒26对,有力促进了年轻人迅速成长成才。
  项目年龄最小、21岁的见习生朱优彩说,带着课本中的知识在这里摸、爬、滚、打,长城的施工让他积累成才干,以后不论做什么、走到哪里,都不会不知所措。
  ——在这里砥砺品质。项目经理蒋思从事20多年的项目管理工作,手机从未关过机,工地有事时总能见到他的身影,面对巨大的工期、安全、成本压力,他从未有过懈怠,他常说那句“在岗一分钟、奉献60秒”话语时时在年轻人的耳畔环绕,自己的言行也成为年轻员工学习的榜样。
  去年五一期间,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出《劳动礼赞:大国工程,山海追梦》,31岁的项目常务副经理段仕军代表全国铁路建设者出境讲述铁路人用自己的双手实现自己的中国梦,他每天在现场工作的时间不下10小时,有空就学习钻研隧道暗挖施工的新技术,他的行动默默感染着身边的所有人年轻人。
  2017年,10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中国有我》播出,京张项目30岁的副总工程师倪派在接受采访时说,古老的中国名片长城和今天中国的新名片高铁,在这里相聚。我为能成为这工程的一员感到自豪,能为北京冬奥运会的举办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我感到特别的骄傲。万里长城新高铁,中国有我!
  当时,在场集中收看的年轻技术干部纷纷表示,一定好好向他学习,踏实工作,为隧道的早日贯通奋力拼搏。这里还有背着母亲建高铁的项目员工刘建林,他的事迹感动全国,各大网站、媒体纷纷采访报道,他的大孝深深感动着国人,更是这里青年员工学习的楷模。
  ——在这里勇挑重担。蓬生麻中,不扶而直。24岁的八达岭隧道技术主管崔海涛很开心地说,这里工作环境好,学习风气浓,不优秀的学员来这里自然会变得优秀。
  项目部还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了年轻人才技术团队。两年来,他们顺利掌握了“超大断面隧道DFHZ工法”,自主研发“超大断面变截面隧道二衬台车”?,攻克了“复杂洞室群地下车站施工组织优化技术开挖”“?复杂洞室群地下车站施工通风技术”等施工难题。先后有8名年轻干部被提拔为现场技术负责人、队长,30多名年轻干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已经逐渐成为有主见、实干能力强的技术骨干。
  哲人曰:“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年轻干部只有经过基层的锤炼,方能去其虚华、浮躁,变得务实、虚怀,这对个人的成长有利,对五局的事业有益,是一举双赢的好事。四公司党委书记张习亭在项目管理干部大会上这样告诫年轻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