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公司成淑萍 记忆中,父亲始终一袭平头,身姿挺拔,走路带风,格外精神。父亲很重视两件事,一是力气,二是饭量。这就是父亲的人生哲学。
父亲很有力量。他年轻时,可能并不知道麒麟臂,八块腹肌这样的审美,但不影响他对自身力量的训练。他不知道有健身房,他主要是从劳动中来进行锻炼,广阔的农村,田间地头就是他的健身房。家里总会有许多杂七杂八的活儿,通常都是他一个人搞定。
小时候,父亲走到哪儿都带着我,父亲去哪儿,我都是骑在他的肩膀上。常常是,我扑进父亲怀里,他两臂轻轻捏着我的腋窝,轻松往上一提,我就掠过了他的头顶,顺势骑在他的肩膀上。刚开始,我借助父亲有力的臂膀,面临突然升高的海拔,高高在上的感觉,好害怕,吓得赶紧死死地抱住父亲的头,或抓住父亲的耳朵。后来习惯了,完全放心地交给父亲。骑在父亲肩上,借助父亲有力的托举,我能看到更高更远的风景,同时我和父亲也成为旁人眼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在那时重男轻女、相对闭塞的乡村,一个成天将女儿宠爱成这样的父亲,也是需要有挣脱世俗枷锁力量的。途中遇见的路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会来搭话:小妹子,将来长大了,要对你爸爸好哟!
父亲喝水也是带着劲儿。无论山间、田头,还是家里,总是端着他的行军水杯,把白开水喝得呼啦啦响。这在我年幼的心里,产生无限的好奇,他在水杯里是加入了什么好吃的?白开水我喝过,还不如井水的味道。其实,父亲是把对生活的态度加入了水杯中,硬是把寡淡无味的白开水喝得有滋有味,把平淡无奇的日子过得信心满满。
小时候,在我眼里,父亲就如家对面的岣嵝峰一样厚实、伟岸,是世上最了不起的父亲。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在操场上体育课,父亲正好路过。我一瞥见父亲,立即冲出列队,拉着他的裤脚,引到老师同学的跟前:“老师,我爸爸来了,这是我爸爸!”老师含笑责备我:“你是多久没见你爸爸了?”老师不懂,不是我多久没见爸爸,是我想告诉大家,这是我引以为豪的爸爸。
父亲很在意饭量。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不知道父亲是否知道这个典故,反正父亲是这么认为,能吃饭才能生存。父亲的饭量,无疑在家里排第一。饭量决定了父亲的力量,肩挑手扛的活儿,小辈中现在也无人能及。65岁之前的父亲,从未进过医院,也几乎没有吃过药。我的记忆中,他很少有不舒服,偶尔有,一般也是拔火罐、刮痧,加上喝些老土泡的水。
从小对我们的养育,父亲也是格外重视饭量。不说读书,一定要能吃饭。那个年代,家家都不富裕。父亲从来不过分节省,不说吃好,一定要吃饱。我们姐弟几个,长大之前也不知道医院长什么样,有个伤风感冒,吃几粒白色小药丸,就解决问题。小时候,经常有同学生病请假一两个星期,偶尔自己有不想去上学的念头,就会想:我咋不生病呢?姐弟几个的好身体,都得益于父亲的饭量教育。
上中学后,从《史记》中,我知道了廉颇,也知道张良。一对比,我对力气和饭量就很不以为然了。相对于廉颇的勇猛神武、披挂上阵,我更崇拜张良的“运筹帷帐,决胜千里”。渐渐与父亲疏远,醉心于各种书籍中。
斗转星移,我也迈入不惑之年。生活的阅历教会我,父亲的生活哲学是如此智慧。如果你看过《平凡的世界》,你了解他们那一代的经历,你就会认同我父亲的哲学。
前几天,父亲打电话来问:“我生日你真的要回来呀?”“是的,我要回来的”。电话那头父亲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年近七十的父亲,依然一袭平头,身姿笔挺,但走路已经不带风了,精神也差了些。因为牙齿不好了,饭量大不如从前。吃饭不香,走路不带风,两臂已经无力将孙女儿抱起,更别说举过头顶。
那个曾经用肩膀托举我看世界的男人,老了,我的眼眶不由得渐渐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