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司何福兰 这几天,深圳很热闹。台风“天鸽”刚走,“帕卡”又来了。风雨交加,还有雷声作陪。也许是盛情难却,它踩着长长的雨脚线,跳舞似的,摇摆着,一片稀里哗啦。
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深圳地铁首届新闻培训班在这里举行。
对新闻感兴趣与不感兴趣的、好奇的、远的、近的、该来的、想来的……总之都来了。
我是第一次见他。他是一个长者。个子不高,面带微笑,言语不多,眼神平和,带着一种敦厚、细腻的真诚,还有父亲一般的慈爱。
没有冗长的、高调的开场白。从他开口的第一句就直奔主题。
“要学新闻,就要了解新闻特点和构成。特点即真实、及时,它由消息和通讯组成。”
“什么叫消息呢?”
“它由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组成。”他的讲解主题在会议室前面的大屏上显示出来。
“讯头是什么呢?”光标指向一则消息的开头三个字:长沙讯。“它就是讯头,即发生消息的地方”。
讲解深入浅出,也直白易懂。每一句都切入正题,没有多话、闲话和废话,也没有高高在上、不可攀附权威,给人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在场的人或盯着会议室前面的大屏,或急速地做笔记,所有人主动把手机音量调至静音,并放在一边。大家一脸虔诚和热情,怀揣一种尊敬、尊重、感激的心理,聚集一堂,聆听黄老师的最后一堂课。
因为他就要退休,不轻易再见了。今天,大家来,是想看看他,听他的最后一次授课,也以这一种特别的方式给他道个别。尽管我们中间,有一部分人已经听过他5、6次课了,还是舍不得这最后一次……
后来,他讲到了通讯。
他以《留在工地过大年》为例,讲到段落之间的起转回和,运用过渡句,过渡段的好处以及描写手法的运用。特别是注意通讯写作有关“面”的把握。他说:“‘面’即整体性,群体性,这样写有助于提升文章的层次和高度。”这些话,犹如醍醐灌顶,让我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通讯写作的症结。
我这样半道出家的业余写作人,常常因为困惑找不到可以交流,倾诉的对象而苦恼。这无疑给我亮了一盏灯!有了这一盏灯,我可以继续前进、不孤独。只是相见恨晚,匆匆一见就要别离,留下深深的遗憾,就像外面那扯不断的雨线一样。
以《背着母亲建高铁》为例,他讲到了遇到好题材如何找准报道角度、深挖细掘,以一定的思想高度来升华新闻主题。他说:“写作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会写作的人都是思想家。不管是消息,还是通讯,我们都要去思考它的价值和受众,而不是为了想写而写。”
他还结合通讯《桥墩也喝纯净水》,谈到了自己下工地的见闻和感受。去过很多工地,塞外的、边陲的、江南的、江北的、国外的.....每一次,都能带回丰厚的收获。因为他以一种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去尊重自己采访的每一个对象和每一件事,所以在他的笔下,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都是真实、鲜活、生动的。没有浓墨重彩,只用真诚细腻的笔触,让自己的理解、感受、感情犹如山泉水一般在字里行间缓缓流淌,吟唱出最美妙、最深情的歌儿……
窗外,雨倾如瀑,噼里啪啦,急促地、拼命地从未完全关闭的窗户缝隙,往里挤,似乎也想来听听这写作的箴言。有一个学员,悄悄起身慢慢走过去,轻轻地关闭窗户,生怕打断了他的讲解。
课堂气氛平静温婉,如行云流水一般。没有半点自诩、空谈,处处流露出务实、严谨的新闻工作态度和对新闻事业的热爱。
5个小时的培训结束了。大家都站起来,用热烈的掌声送他离去。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天下没有不散宴席,却叫人难掩伤感别离之情。
老师,你慢些走。雨,你轻一点,别湿了他的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