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2936期 >2017-07-21编印

骄阳下劳动美
刊发日期:2017-07-21 阅读次数: 作者:
成都工程公司唐建国      入伏以来,大江南北纷纷进入了橙色高温预警天气。滚滚热浪袭来,让人酷暑难耐。面对如此“桑拿天”,有人减少外出,有人或觅一处阴凉地避高温,有人干脆哪儿凉快就飞到哪儿。但有这么一群人,为了集体的利益、单位的形象、公司的信誉,顶烈日、抢工期、抓进度,利用所有时机与时间赛跑。在辽阔的平原上,在大山的深处里,在宽阔的江面上、在数十米的高空中,头顶骄阳,挥汗如雨,坚守生产一线,用汗水诠释着劳动的美丽。
  “烧烤模式”下的切割工、电焊工。在冬天,稍靠近点正在操作氧气乙炔切割枪的工作范围,在割枪火焰的灼热下,会觉得皮肤有一种钻心的刺痛感,更何况在热情奔放、骄阳似火的七月里。“在我周围2米以内的温度已经达到50度以上,不信你测一测。”蹲在铁板上,布满汗珠、脸颊绯红的奉兵手提氧割枪,抬起头来说道。今年49岁的奉兵已从事这项工作近二十余年了。在他旁边还有两名工人正在切割钢板,火红的铁花四溅。为了得到第一手高温资料,我拿起手机,利用下载的温度测试软件在奉兵身边测出当时的温度已高达51.6度,穿着运动鞋的我,只感觉脚踩进了烧烤的炉架上,一旁的大功率电风扇其实就是一个摆设,吹出来的全是热风。
  离钢板切割现场约二十米的一处施工场地是电焊工工作的地方,96年出生的冉春,凭着年轻人的冲劲腰拴安全绳,全副武装地爬在6米高的钢架上,头戴面罩、手持焊枪,不停地焊接着钢缝。看着工人们在近60度滚烫的钢铁上被烈日炙烤着,那火树银花的美丽场景,使我无心去欣赏,“赶紧下下雨,凉快凉快吧!”我内心不停地祈祷。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不能穿短裤短袖,在眼下赤日炎炎的近40℃的高温天气下,奉兵、冉春他们需要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戴着防护手套和面罩。一个上午下来,鞋子、衣服都会被汗水湿透。而他和他的工友们一天要工作8个小时,包括午后那段最为闷热的时段。
  “汗蒸模式”下的拼装工。炙热的太阳烘烤着巴东大地,远远望去,一股股热气流冉冉升起。郑万线湖北段陈家屋场大桥施工现场,冒着热气流的滚烫的红土地上拼装工人们在奋力地拼装桥墩钢模。阳光无遮挡地照在他们身上。“这鬼天气,简直快把我们给清蒸喽”杨发国撸起衣服边说边擦着脸上的汗水,胳膊被晒得黑黢黢的。“老杨,把地上那把大扳手递给我一下”一工人师傅喊,“好,马上就来”,我赶紧顺手去拿扳手。“别拿,烫得很”,杨发国没来得及阻止我好心的行为,我的手就被吸热能力好的已“热饱和”了的钢板手烫着了,这起码也得有60℃吧,难怪他们在难耐的高温下个个还都穿戴整齐,还戴着厚实的手套。
  来自黑龙江的小伙儿邢福和从事筑路工作已快3年了,他从已拼装好的桥墩模里爬出来时,身上不知湿透了多少遍,露出斑斑白迹。那就是所谓的“盐巴”?我赶紧递上一瓶矿泉水,他接过去一口气呑掉。“快热死了,但工期紧,别说停工,就是耽误一下都不行”。钢构件加工厂主任徐锋告诉我,项目部下了死命令,我们24小时换人不停机地工作,就是为顺利完成7月13日项目部打试验墩的终极目标全力拼搏。“不过你放心,食堂熬了绿豆汤送到工地,我们还发放了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的药品。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是顺利完成任务的前提。”
  出生于1977年的罗晓刚,开车驾龄有12年,是专门为各队送钢构件加工产品的。“我们作为货车司机送货虽然是辅助工作,但自我干上这份工作以来还从没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都是及时准确地把加工产品送到施工人员手中,没有在我的身上发生过一起被耽误而影响施工进度的。至于大家笑我是‘非洲黑人’,我自认为比起煤矿采煤的兄弟,还是差远了。”罗晓刚幽默地说着,然后踩了一脚油门“送货”去。
  炎炎烈日,高温酷暑,无数个工作在施工一线的筑路工们,不惧酷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砥砺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不禁让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