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公司周波任梅 “喂,妈,终于可以打电话了,元宵节快乐......”“喂,老婆,吃过晚饭了没有,让我看看咱儿子,最近都还听话吧......”“姥姥,工地上都挺好的,您保重身体啊,等工地不忙了就回去看您,那先挂了啊,后面还有很多人排队呢。”元宵佳节,贵州公司太焦高铁项目襄垣隧道2号斜井的十几名工人正围在一根天线旁排队打着电话,聊着视频,以独特的方式寄托思念,传递亲情问候。
科技发展的今天,手机已人手一部,这种排长队打电话的历史仿佛一去不复返,但它却又真实地出现在了太焦铁路的工地上。当你疑惑的时候,也许你忘了:这个世界依然还有很多人迹罕至的“无人区”。
贵州公司襄垣隧道位于太行山深处,2、3号斜井更是处于荒无人烟的“无人区”,这里没有人烟、没有水电、更没有网络信号,每一个走进去的人都处于一个失联状态。施工进场初期,可谓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没有路就自己修,光便道就有十六公里,花了一个多月才打通。由于山多路陡,最开始的时候,一些物资、设备只能肩扛手提。没有网络信号,给施工造成诸多不便,施工政令不通,影响进度,有时候一个山头对着另一个山头大喊,再不行就只能靠腿了,后来工区采购了一批对讲机,情况得到缓解。可工人们想家了不能及时联系这个问题依然很棘手,所以班组长每天下班后就会组织大家统一乘车赶往十几公里外的省道旁打电话、通视频,但时间不能太长,也不太方便。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三个月,工人们情绪多有波动,“无人区”急需能与外界通话的设备。为解决这个问题,元宵佳节这一天,58岁的湖南彭大爷开动脑筋,制作了一个简易的信号接收增强器,拿手机靠近它,真能收到三格信号,这着实让大家惊喜。巧合的是,其他品牌手机都不管用,只有彭大爷的国产vivo手机靠近接收器才有信号,所以就出现了之前的排队打电话的场面。
接收器原理很简单,类似天线,用一根长约4米的裸露铝线绑在一根木条上,在顶端盘成一个圈、露出一个尖,再把它露出屋顶。彭大爷是这里看护发电机的工人,草根小发明却起了大作用,成为了元宵佳节里几十名建设者慰问家人的“亲情线”。他自豪的说:“刚刚我路过接收器旁边正好接到老婆打来电话,还跟孙子用微信视频了呢。”说完,便露出满足的笑容。现在大家有个什么急事也会借彭大爷的手机来打,他很大方的就借给别人,他说:“在外面干活都不容易,谁还没个想家的时候......”
目前,“无人区”已有一个工区、一个搅拌站、两个架子队共计100余人入驻,他们面临的挑战远不止这些。除了通信问题,用水用电也很困难。水米油盐只能靠车子从外面拉进山,而洗澡也是定期统一组织前往几十公里远的县城解决。用电只能靠发电机发电,由于发电成本高,一小时近百元,所以发电时间只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八点。北方的冬天很冷,特别是夜里,温度低至零下十几度,不能靠取暖设备取暖,工人们夜里只能裹紧了被子。班组长彭寿富开玩笑说:“干了几十年工地,这里的条件是真艰苦,用70年代的条件干着21世纪的活儿,但我们也有信心和决心干好这座长达十公里的长大隧道。”
好在贵州公司太焦铁路项目经理部从一开始就对这些问题上了心。目前,已经与通信运营商谈好合作,将在山里为工人们建设信号基站;大电设备等也正在陆续引进;生活、生产用水则通过河道引水、埋设管道、建设泵站及高山水池等方法解决。
元宵佳节,万家团圆,可是无数的铁路建设者们却坚守工地。他们是智慧的,一根简易天线搭建成的“亲情线”,那么的温馨动人;他们是勤劳的,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克服千难与万苦;他们是可敬的,默默奉献,毫无怨由,只为那天堑变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