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司赵瑞红 临近春节,小城开始忙碌起来。超市里人头攒动,人们都在竞相购买年货,城市的年味渐浓了。可我却禁不住怀想小时家乡过年蒸馒头的忙碌情景。
在家乡,过了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就开始蒸馒头了。蒸馒头也是个浩大的工程,面得发一大盆或一大缸,蒸好的馒头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而且过年蒸馒头里面有很多说法,一是蒸的馒头要点上红胭脂,象征着来年的日子鸿运当头、红红火火;二是蒸馒头的面发酵得越好将会预示着来年的日子会发家、发财,日子蒸蒸日上。所以乡亲们都非常重视过年蒸馒头,使自己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蒸馒头那天要全家出动,男人抬蒸笼、烧火,女的和面、包馅、上笼,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进行。过年蒸的不仅光是馒头,还有豆沙包,肉包,枣花馍、人口馍。这人口馍,是按家里的现有人口数量专门蒸制的,个头很大,馍顶上有颗红枣,在里面包上红糖和硬币。初一中午,谁吃着就代表着是一年最有福的人。记得那时我们姐弟总是想方设法给包有硬币的馍做个记号,好让自己成为有福的人,然而这个小计谋却总是随着热笼大气的一蒸,便混在馍堆里无影无踪了。直到初一吃人口馍的时候,左挑右捡,掰开一看没钱,多少有些遗憾;掰开有钱,便欢呼雀跃,连蹦带跳的嚷嚷:我吃到有钱的馍了!
馒头要想蒸好吃,得用旺火,最好是烧柴火。那时经常是爷爷负责坐在锅灶口烧火,把秋收后脱粒的玉米棒芯不停地往灶里填。经过锅膛里熊熊的烈火,半个小时后白胖胖香扑扑的馒头就出笼了,打开笼罩,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甜丝丝的味道,院子里到处是热热香香的味道,真有点热气腾腾、蒸蒸日上的氛围,年味儿一下子全都出来了。
蒸好馒头,最后的活儿来了,母亲依次给每个馒头点上红胭脂,等凉透后就整齐地垒好,要等到过年时才开始吃。母亲说这叫“堆元宝”,象征着新年招财进宝。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年已缺少那股“蒸”气了,乡亲们也开始习惯从店里订做馒头,过年蒸馒头的场景渐行渐远。可童年时那氤氲着“蒸”气的年味已在我心里扎了根,年年怀念,年年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