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施工生产总第2900期 >2016-11-04编印

“制梁硬汉”杨玉平
刊发日期:2016-11-04 阅读次数: 作者:
通讯员向旭辉孙媚      “梁制出来才是真的,其他都是白搭!”说这话的叫杨玉平,是六公司哈佳铁路宾县制梁场副场长,这是他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无论何时,你总能看见他头戴安全帽,身穿格子衫,手里握着对讲机,几乎24小时都奔走在作业场上。虽然脸已经晒得黝黑,虽然身板单薄,但浑身透着一股子干练劲。
  2016年2月25日,杨玉平作为第一批冬休后的返场人员,带领十几名工人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里做好复工前的准备工作。为了在7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今年1040孔T梁全部制梁,3月13日,哈佳铁路项目部复工后的首孔T梁预制成功后,在宾县制梁场就全面进入了一天五孔、甚至六孔的制梁速度。要知道,一千多孔的T梁若是在气温适宜的南方也需要10个月的时间。杨玉平为了能早一日完成制梁任务,几乎每天二十四小时蹲守在现场,睡觉不定时,吃饭大口扒,现在的他又比冬休回来时瘦了十多斤,而这十多斤换来的却是在全线每一次评比中的第一名。
  如果说学问有派别,那就是理论和实干,杨玉平就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实干家”。从1986年参加工作开始,三十年的时间里,公路、桥梁、轨道、路基,没有他没干过的。从2009年在红柠项目部任制梁队队长开始,他更是研究透了每一种T梁的型号,说起来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技术、经验都堪称前辈。他曾多次从施工技术的角度给予项目部施工上的建议,并得到采纳,解决了很多实际施工问题。
  自复工以来,5月至8月,连续每月制梁超过160孔,9月份制梁177孔,不断刷新六公司的制梁纪录,然而,一天,杨玉平80岁的老母亲病了,希望他能回家看看。一边是年老病重的母亲,一边是已经进入关键阶段的制梁工作,他如何走得开?就在杨玉平两难之际,家里打来电话告诉他“母亲病情有所缓解,你安心工作。”杨玉平愧疚之情难以言表。若不是病重,也许母亲也不愿轻易打扰儿子。杨玉平每年都是年初离家年底回,一年中的每一天都献给了制梁。
  杨玉平知道,“超千”任务的顺利完成不是在一年,而是在每一月、每一天、每一道工序。对他而言,时间不在海绵里,而是在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工人衔接的缝隙里。每天几乎24小时奔走在作业场上,除了制梁还是制梁。有人问他“梁制完了,你想干嘛?”“回家陪老妈!”他淡定却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