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任俊东段利媛 姚剑峰,人称“姚疯子”近一米八的大个,膀大腰圆,远看近看都像移动的黑铁塔,2008年入职,从武广、兰新、沪昆一路走来,别的没干过,只干高铁,专攻双块式无砟轨道。
2015年12月,公司一个电话急调“姚疯子”飞赴江油担任西成4标无砟轨道作业队队长,接管首件施工。项目经理李友金给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月内达到验收评估条件,确保通过!”
4标的无砟轨道先导段选定在必须有桥梁段和路基段的5标段二局施工的青岗坝桥上。西成客专4标无砟轨道首件工程施工,标准高就高在“先导”上,难就难在“首件”上,跨标段、时间紧、任务重、进展慢,上上下下,十万火急。
由于大家都在抢时间,无砟轨道准备和站前收尾施工交叉作业,相互干扰,混凝土供应更是千金难求。无砟轨道首件的施工进度非常缓慢,陷于停顿中。现场干不动,2015年年底前必须通过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的评估验收,这是一项硬邦邦的指标
姚剑峰,闷声不响,冷面如霜,只转工地不说话,搅拌站、协作队来来回回跑了一趟又一趟,白天一辆车一身灰跑工地,晚上一杯茶一包烟想对策。一周之后,现场进度起来了,忙而不乱。他的首件施工总结中写到:“专门成立外围组,负责协调二局、监理、沉降评估单位、设计单位,解决先导段在设计上、施工上没完善的问题,扫清前路”。“把协作队一帮人中凿毛、钢筋、模板、混凝土各工种混搭的作业方式,改为分组加强人员、分点分工序同步作业,保证吃了上顿有下顿,形成连续良性流水线”。“主动多次拜访厚坝梁场项目经理、搅拌站站长,深夜陪伴搅拌站操作手陪聊陪打醒瞌睡,自掏腰包驾车到镇上买快餐、烧烤到搅拌站宵夜加餐请客”。“买军大衣、买保温饭盒给现场施工的兄弟伙送温暖”。从混凝土供应问题的解决,到通道的疏通,到物流的组织,到质量的管控,哪里有问题,他的皮卡车就会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那裹着军大衣的身影。一个月,两公里首件工程摆在先导段,接受“体检”,一时间观者如潮,络绎不绝,赞不绝口。2016年2月2日,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专家对西成四标无砟轨道首件段进行了检查,评估验收。结论就是一句话“西成客专四川段无砟轨道施工,按五局这个标准做就行了”。
首件工程验收通过,只能说具备干的能力,符合好的要求,慢工可以出细活,慢工却不能出效益,姚剑峰又在琢磨如何优化管理,高标准下高速度。
轨行式门吊,号称无砟轨道施工路基隧道桥面全能吊装走行利器。但是一旦爬上桥面,就难以走形,必须在电缆沟槽上安装新设计反复改进的支撑垫板,垫板上再安装走行钢轨。然而防撞墙和电话立柱之间的宽度就限制了随行的发电机的摆放,琢磨来琢磨去,只有把发电机塞在门吊侧向三角横梁内,同时必须保证有效起吊重量、起升高度,走行速度。就这样,同样一台门吊,变来变去,看着毫不起眼,却是路基、桥梁、隧道吊运走行的金刚钻。
轨行式小罐车,在狭窄两线之间来回转运混凝土,要解决装载多、速度适中、倒运方便、保证混凝土性能的难题,他先后换了三套设计图,一再降低了重心,增加了容量,倒运装置从螺旋管换成了输送带,输送带也像变形金刚,降低伸长,变来变去。
姚剑峰把建设武广、兰新、沪昆的经验结合西成客专四川段高山深谷桥隧相连的特点,正在大胆地试验一系列新思路、新方法,走上一条科技创新的西成客专建设披荆斩棘路。
姚剑峰不忘初心,他喜欢给兄弟们讲述自己曾经战斗过的高铁场景来激励自己和大家。员工们在他的带领下,干得更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