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任梅通讯员黎波 摄氏37度高温,很多人都躲在空调房里吹着冷风,品着清茶的时候,贵州公司遵义项目部工地上的工人们却“泡”在热乎乎的臭水沟里,双手清除一袋又一袋臭淤泥。这里少了一般的工地上的机械轰鸣、车来车往,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人头攒动,泥袋堆砌成山的场景。
该项目位于遵义市龙坑镇八里社区,工程主要包含河道治理和景观设施建设工程,目前进行的是河道清淤工作。八里河原是一条乡间小河,水流量不大。附近村民经常在河里洗衣洗菜,在河边养殖牲畜,加上两岸的农田的污水也排到河里,污染十分严重。长年累月,河底形成了大量淤泥,放干河水后,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恶臭。
该项目于今年6月开始施工,政府提出了不能影响灌溉、污染水源、破坏驳岸及生态景观、损坏乡村道路等绿色环保施工的要求。为此,项目部多次研究施工方案,最终确定采取砌碎石过滤围堰、泥袋挡水围堰,依靠人工清淤的方案,并快速组织了近百人参与清淤工作。
在前期清淤施工中,工人们每日平均清淤不足200袋,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为快速掀起施工大干,该项目部结合“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精神,开展“勇担当、强作为、当先锋”创新党建实践活动,号召管理人员带头生产,工人铆足干劲大干。
施工大干中,该项目开展“送清凉保安全”慰问活动,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清淤工人的生活,要求各班组负责人提高工人的生活条件,关心工人的身体健康。项目部党群协理员马世洪不间断走访各班组,通过面对面的与民工们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及工作情况,进一步稳定民工队伍。几项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实质效果,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从原来的每日人均清淤不足200袋提升到400袋。
工人们有时在泥水里一泡就是好几个小时,头上、脸上、衣服上到处沾满发臭的淤泥。7月的遵义,白天平均气温35摄氏度以上,汗水混着淤泥从额头流到眼睛里、嘴里,工人们脱掉手套,在衣服上找一块稍微干净的地方擦拭一下又继续工作。在这样炎热艰苦的条件下,两三个工人一天就要喝掉一桶桶装矿泉水才能弥补体内水分的流失。
林为栋是这些清淤工人的其中一个,来自福建福清的小伙,今年刚满30岁。看见他的时候,他和其他工人一样,沾满淤泥的黝黑的脸上正淌着汗水。
“你这么年轻,为什么不去沿海城市进厂打工呢?”记者捂着鼻子问他,“至少不用风吹日晒的”——“外面也不好混啊,好多厂都垮了,再说什么工作都要有人干是吧。”他回答。我继续问他:“干这个很辛苦吧?”“干什么不辛苦,你们也辛苦啊,好不容易上个大学,毕业还来工地上,一年到头回不了家。”他答道。
谈话间,他和他的搭档又装了十几袋淤泥,记者在工地上呆了十来分钟,已经觉得衣服被汗水打湿了,而他们却每天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近十个小时。像他们这样两个人一组,每天至少要完成700多甚至800多袋,平均每袋淤泥70斤,算下来每天从他们手上经过的淤泥多达20多吨。正是有了这些在臭水沟里不辞辛苦的高强度工作的“清洁工”,才有清理出来在岸上堆砌成像山一样的淤泥,自队伍进场以来,清淤工作已完成了20万袋。也是在他们的辛勤工作下,清理过的河道才格外宽阔,清澈的河水才能顺畅地流淌。
亲身经历并参与这样的清淤施工,无论是参与清淤的工人,还是项目部的每一位管理人员,都会深切地明白一个道理:一定不要去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等你意识到后果想要弥补的时候,困难程度和工作量的巨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