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山区,父亲是原铁五局二处职工。1986年的夏天,我第一次到工地去探望父亲。当时父亲所在的湖南郴州马田火车站正在进行线路拨接。烈日下面,数不清的黑皮壮汉,齐刷刷地喊着号子,挥动撬棍,拉着铁轨,整道对接……这热火朝天的场面让我深深地震撼,对修铁路的父亲充满了自豪和敬意,我无法抑制内心的冲动,暗暗下定决心,这辈子就要像父亲那样,做一名坚强和优秀的铁路建设者。
6年后,我如愿以偿成为了“铁军”的一员,从普工做起,一干就是24年。先后干过混凝土工、施工员、领工员、副队长、队长。
1998年,我在株六复线担任施工员。刚进场,设备、工具还没进去,为了抢修便道,我带着十几个工人,到当地老百姓家里借了铁铲和锄头,在农田里挖排水沟。由于工具不足,我把工具让给别人,自己用手在田里面挖。整整挖了4天,双手磨满了血泡。当时,项目经理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要求我立即去医院,还特许我休息2天。我只经过简单的包扎就又跑回工地,虽然手上有点疼,但是心里却很开心。
2002年,我听说青藏铁路要开工建设,就主动请求上高原。当时我担任项目的施工员,管理南坡特大桥、昆仑山立交桥、索南达杰大桥的施工。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施工、生活条件比后来任何地方都要艰苦。墩身施工需要架设索道,风雪大,气温低,施工速度很慢,极端条件下要保证混凝土内实外美,工作中必须要非常仔细,并且还要有毅力。当时部分时间都在工地上,晚上也很少回去,困了就在混凝土罐车上打个盹。因为工作出色,我获得了青海省“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在青藏铁路通车庆典上,我见到了胡锦涛主席,并与主席握手。
2006年,武广高铁开工。从此,我便与高铁结缘。从武广高铁、京沪高铁到成绵乐客专、京沈客专,我越干越有成就,也越干越有劲,逐渐从施工员走上了副队长、队长岗位。我所在的京沪高铁常州梁场被京沪公司评为首批"绿牌"梁场,成绵乐客专德阳梁场被评为高铁梁场的样板,京沈客专朝阳梁场刷新了股份公司多项记录。也是在京沈项目,我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殊荣。
24年来,我扎根一线,埋头工作,成功伴着成长,坚强伴着坚持,收获了诸多感悟。第一个感悟:做一名优秀的建设者必须要有毫不动摇的坚守和坚强。在青藏线,报到第一天,我就去熟悉工地,4.6公里长的管段,我足足走了3个小时。头痛、喘不过气、眼睛冒金星,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回到项目部,我就挂起了吊瓶。当时很多人都不适应,没坚持多久就下山了。也有不少人劝我下山,但是我没有动摇。我给了自己一周的适应时间,然后主动地多做些工作,最终优质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2004年,在一次下山途中,由于道路结冰发生意外,导致双腿粉碎性骨折,两条腿打了300多根钢钉,手术后昏迷了七天。之后的2年,我是在病床和轮椅上度过的。
武广高铁开工时,我的腿伤还没有痊愈,医生建议我继续休息。但我还是放心不下工地,特别想去修高铁。当时妻子和领导都劝我放弃,但是我想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成。那时候白天很忙,晚上休息的时候,腿伤发作起来,冷汗直流,彻夜难眠,咬着牙硬撑到天亮。如果不是当时的坚持,就错过了与高铁第一时间相遇的机会,那我会遗憾一辈子的。
第二个感悟:做一名优秀的建设者必须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我坚信,不论起点多低,都可以通过学习弥补起来。我参加工作时只有初中学历,进入工地以后开始接触铁路施工的各种知识。白天跟着老工人学,晚上在本子上记下当天学到的知识。空余时间就找人借书看,自己也攒钱买书。随着知识的积累,自己逐渐掌握了施工要领,能够独立指导完成现场施工。当年为了上武广,我买了很多高铁施工方面的书,坐在轮椅上看。在梁场工作期间,我很喜欢和技术人员交流,向他们学习,使我的知识水平得到了提升,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灵活。经过近十年的高铁施工经验积累,特别是梁场施工方面,大到整个施工规划,小到具体操作方法,我都得心应手
第三个感悟:做一名优秀的建设者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工作24年,我在家里只过了7个春节,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我不可能安心地工作。上青藏线的时候我是隐瞒了家里人,主动申请去的。后来他们知道以后,我就跟他们说我工作的地方海拔不高,风景还很漂亮。真实的情况是:高寒、低氧、大风、冰雪,最低气温零下40多度,含氧量仅为内地的50%,海拔最高处超过5000米,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这些我到现在都没有告诉他们。在成绵乐客专德阳梁场的时,离家只有几十公里。平时工作忙,没有机会回家。过年的时候为了让外省的同事能够回家与亲人团聚,我们全家就在工地上过年。有一次,母亲到梁场来看我,我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她,她待了3天就走了,我也没有时间送她,叫同事送的。后来听说,她是含着眼泪离开梁场的。当天晚上我一整夜没睡,泪水止不住地流。心里一直内疚,反倒是母亲开导我,她说我父亲喜欢这个工作,我也喜欢这个工作,她支持我,只要我把工作干好,她就开心。我妻子常常跟我开玩笑,说我像头牛,就知道干活。她说,我没时间回家,她就到工地来看我。去年,我儿子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我们全家都为他高兴。
也许是血脉的遗传,我们全家都对铁路深深着迷。我特别感谢我的母亲和妻子,是她们的理解、包容和支持,才让我们能全力以赴地去奋斗自己热爱的职业。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劳动无上光荣,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幸福。2015年6月,由我牵头,带领6名成员,在朝阳梁场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经过科学立项、技术攻关,我们先后取得了橡胶抽拔棒穿管机、自动喷淋养护及固定养护工艺、接触网定位工装、钢筋吊具存放支架、箱梁配合比等优化等成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为项目节约成本近百万元。“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果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到创新创效的队伍中来。如今,项目创新创效活动蔚然成风。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高铁梁场建设及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为重点,力争打造出2个样板,带领梁场全体员工为国家为企业增光添彩。
做一名坚强和优秀的铁路建设者,是我毕生的追求和梦想。我的人生,愿意写在梁上,写在桥上,写在路上,写在钢筋和混凝土上,写在川流不息的高铁轨道上。感谢各位志同道合的同事与我一起奋斗,一起成长,一起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