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张小俊通讯员彭国平刘合林 全国劳动模范张成一直很忙碌。3月9日凌晨6点,他就早早起床,趁着东方刚刚泛起的一抹亮光,披着一件军大衣摸早到了工地。回来时,大家还在熟睡当中。
“年纪大了睡不着,顺便早点起来把工地现场情况了解清楚,也好方便安排工作。”张成对此认为是理所应当。其实,并没有他说的那么简单,据二公司济青高铁项目部临淄梁场书记罗才谷说:“哪儿是睡不着啊,天寒地冻,谁不愿意多睡一会呢?只是因为责任罢了,他早就习惯了,并为此坚持了整整24年。”
办公桌前,张成握住笔杆,摊开一本页脚有些褶皱的笔记本,将早晨巡视工地的情况原原本本记录了下来。“现场成品材料堆码不规范,容易造成材料遗失,要责令整改;现场施工条件已经成熟,请求经理部加派人手;龙门吊旁标示标牌位置不够醒目,要重新摆放……”笔者不禁暗暗敬佩,这不正是精雕细琢、专注追求的“工匠精神”吗?
熟悉张成的人都知道,他是济青项目部临淄梁场场长,更是一位勤劳实干的一线工人。今年2月28日,由于工作需要,张成被调往济青项目部。刚到梁场时,梁场还未制成一片梁。然而,凭借丰富扎实的制梁管理经验,张成到梁场不到一天就全面掌握了梁场各项工作情况,通过有序安排和科学组织人员施工,不到三天就成功浇筑第一榀箱梁,到3月15日,制梁5片,用时不到半个月,在安全质量可控的情况下,进度不但追上来了,更是一举成为全线第一。
济青公司总经理李贵祥为此到项目深入调研,询问张成制梁管理工作的“秘诀”,并竖起大拇指称赞劳模就是靠得住。
“工地是我人生的舞台,只有在这儿,才能实现我自身的价值,我十分热爱这份工作,这也是父亲对我的期望,我不能令他失望。”已经成为全国劳模的张成,始终不敢忘记父亲的嘱托。24年来,张成辗转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先后参建过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10多个大项目,累计制梁2000多片,平均每年至少有300天坚守在施工一线,19个春节在工地上度过,用勤劳、朴实、奉献,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