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五公司共玉项目经理部经理苟银昌
特约记者
何增旺
通讯员
李元勇
苟银昌,身材不高,干工作雷厉风行、敢于担当,总是透着一股精气神。他在青藏高原已连续工作10个年头,被人们称为高原上的“苟铁人”。
2011年5月,青海省共和至玉树公路开工建设,苟银昌被公司任命为共玉公路项目经理部经理、党工委书记,主管鄂拉山隧道施工。
五公司承建施工的共玉公路A5标,平均海拔4200米,其施工的鄂拉山隧道总长9330米,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长高原冻土公路隧道,也是全线的头号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海拔4303米,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和多年冻土等施工技术难题,在世界高原公路建筑史上前所未有。参建共玉公路,对中铁五局来说,是又一次高原施工全面的检阅和考验;对苟银昌来说,则感到一种光荣和责任。
在4300米的鄂拉山,没有房屋,没有炊具,没有水源,他带领大伙租了位于214国道291公里处五道河工区(道班)6间透风的空房住宿,在高原上搬起石头支起锅,铲起白雪和冰块,化雪求水。
为了早日完成项目部驻地建设,让大伙住进活动板房,他带领大伙徒步10多公里,开展施工调查、驻地选址和建设工作。一天12个小时的劳动强度,经过54天的艰苦奋战,苟银昌带领大家在全线第一个实现安摊建点工作,并获得了业主的通报表扬。
鄂拉山隧道洞口因多年冻土施工难题开工两个月明洞都不能形成,一直进不了洞,到了9月份这里就面临大雪纷飞的冬季,为了早日实现进洞为来年大干施工创造条件,苟银昌带领全体职工逆势而上,迎风斗雪,“雪战到底”。2011年10月12日,苟银昌带领15名党员,经过6个小时的艰苦激战,胜利完成台车拼装,为明洞施工提前创造了条件。
由于鄂拉山隧道进洞就遇到多年冻土开挖打坍钻孔施工难题,成为了隧道施工的“拦路虎”。在艰难的进洞施工过程中,苟银昌带领主要技术干部通过查阅科技文献和现场施工总结,确定了温度是冻土开挖施工中的控制性参数。在与业主、设计、监理以及相关专家的多次交流协调和现场踏勘中,逐渐形成了大管棚跟管工艺的新型冻土施工专项方案,成功解决了卡钻坍孔施工难题。
为将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成果,施工中,他积极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科学施工,坚持多打顶部周边眼,控制好爆破参数,对开挖断面及时喷射混泥土,缩小喷水量,增加喷射压力,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处理,拱部混泥土厚度达到15公分,解决了喷锚支护在冻土隧道中的应用难题,填补了国内外冻土隧道施工技术空白,得到了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的肯定,并作为经验在全线推广。
在鄂拉山隧道施工中,苟银昌带领共玉项目部取得了10项科技成果,其中黑色遮阳网和大管棚根管工艺的新型冻土施工专项方案获青海省交通厅共玉公路建设指挥部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奖,自行研发的《用于高寒多年冻土隧道洞口钢桁架弧棚》技术,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11年10月27日,交通部专家、青海省交通厅等领导到鄂拉山隧道进口进行实地施工考察,对工艺工法进行高度评价;2012年3月10日,加拿大专家到鄂拉山隧道考察时,三次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Ok!这是一项宏伟的工程”。
作为项目书记,苟银昌带领项目部全体参建员开展了“创高产、创样板、创效益”劳动竞赛活动,确保了施工生产快速向前推进,取得了鄂拉山隧道10个双百米佳绩,创造了世界高原冻土隧道月单口独头全断面掘进113米的施工纪录,施工进度一直名列全线第一。2015年1月12日,鄂拉山隧道进口提前45天打到分界点,工期比出口单位整整提前1年;鄂拉山隧道进口连续三年被青海省交通厅和共玉公路指挥部列为全省交通基础标准化施工和安全文明工地观摩点;青海省省长、常务副省长、历任交通厅厅长,国内外专家到中铁五局施工的鄂拉山隧道视察考察工作,高度评价“中铁五局干得漂亮,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
作为项目经理,苟银昌本着“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经营”的工作思路,2015年1月,完成月产值5300余万元,仅此一项就为企业创造利润570万元。苟银昌从不摆半点“官”架子,且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一直坚守在施工工地。苟银昌呆在工地上已超过1800多个日日夜夜,领导们称他为工地上的“定海神针”,工人们称他为“贴心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