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蒋修妮 从星城长沙到青海久治,1800公里路途。
从星城长沙到青海久治,4100米海拔落差。
从星城长沙到青海久治,仲夏到初冬,三个季节的反差。
同一个国度,同一片疆土,却有这么多令人惊叹的差异。
在公司青海花久工地,几乎没有一位员工是青海本地人,离这里最近的家乡也在百公里外的甘肃。因此,每一位一公司花久建设者都要经历一番与众不同而又相似的高原征程。
如今,在青海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里,我们跟随建设者们的脚步,踏上了这片神奇的高原,在领略高原风情的同时,切身体会这一路征程上的种种奇遇与艰辛。
从青海同仁县出发时,一路是丰收的景象,金黄的青稞是藏民们一年的收成与希望;清凌凌的黄河源头水像是柔美多情的女子一路伴随着我们穿山而行,全然没有了印象里豪情奔放、浊浪千里的汉子形象。黄河两岸青山耸立,高大的雪松挺着笔直的脊梁,我们高原之行从这样的青山绿水开始。
进入夏河县,就进入了高山草甸区,视野开始变得开阔起来,大山退在了远远的草原边际,我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初秋的草原是牛羊的天堂,野花遍地,斑斓地晕染着丰茂的草场,蜿蜒的溪流用柔美的曲线将草原划分出牛羊们的不同领地。藏民们的毡房如宝珠般散落在溪流沿岸,“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的美景跃然而出。穿着宽大藏袍的汉子骑在马上,挥舞皮鞭,牧放着牛羊,不时地向举着相机的我们憨憨的一笑,挥挥手,一阵温暖与美好荡漾在心底深处。
高原美景令人目不暇接,我们不愿打个小盹以免错过每一个难得的景致,可是我们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远远不及我们的眼睛,当过了海拔3643.66米的贡乃拉合垭口后,头晕、胸闷、咳嗽悄悄袭来,接着扰人的腹泻也随之而来,最初的兴奋也渐渐被萎靡所代替,这让我们的漫漫征程显得格外艰难。
海拔4032米的红土垭口,是“坦途”与“天堑”的交界,司机说,从这里开始,就进入到了花久公路的主要建设场地,虽然距项目部只有60公里,却需要3个半小时的路程。我们对这段的“蜗行”的路途充满好奇。
然而,好奇之心还未升起,车子就一连串的大起大落,左右摇摆。这是各标段开挖出的施工便道,由于山体连绵,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很大,加之重型机械设备的往来运行使不宽的路面更加沟坎密布,在晴朗的日子里,车辆驶过之处尘土漫天,会车过后更是有如迷失在尘雾中,不见来路也不见前途,只能摸索着“穿云破雾”。往来于此的藏民们骑着摩托,身裹宽大的藏袍,长长的围巾包住整个头和脖颈,只露出两只眼睛。我们紧闭车窗,可车内依然灰尘飞舞,呛得胸腔憋闷,鼻干舌燥,咳嗽不断。行驶在这样的路面,就像是正在参加以艰险著称的塔卡尔汽车拉力赛,而我们就是穿越泥泞与尘土的赛车勇士。这60公里的必经之路让我对“路”的概念产生了新的定义,也更明白了修建花久公路对当地生活的藏民们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从同仁到久治工地,一路蜿蜒曲折而上,随着海拔的一路攀升,窗外的景象渐次变化。
同是青稞,我们相继看的是收割归仓、田间泛黄,再到青葱地生长。谷物在适应着海拔的逐渐低温而呈现出奇妙的反生长状态。
山体的植被从高大的雪松到低矮的灌木再到鲜花草甸直至稀松的草丛,植物在按照自然规律慢慢变化生长。
牧民们的牲畜从普通牛羊到身披厚厚绒毛步态缓重的牦牛,动物们在按照海拔气温选择适合的领地。
而我们的花久建设者却没有时间去选择,去慢慢适应。十二个小时的车程漫长遥远,可这也是留给他们最后的适应时间。到达项目驻地,短暂安置,还未从头痛失眠中走出来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尽管一路沙尘一路颠簸,以及经历了头痛腹泻等种种不适,但我们依然庆幸,我们赶上了高原最美的季节,没有风雪,没有冰凌,没有封路,同时我们也无法想象,入冬后的路程将是怎样的艰辛,怎样的悲壮。一组数据可以让我们心生敬意:入冬后,项目部到最近的久治县城的路程,会从春夏的单程3小时延长到6小时,届时,项目部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物资采购来往一次也要耗费整整一天的时间,如果遇到暴风雪,耗费的时间就更无法确定。
一路经幡风动,藏教佛塔巍巍耸立,它是藏民心中的永恒崇拜与信仰,而我们远方而来的建设者们,心中不变的信念就是坚守与奉献,为藏族同胞们的幸福生活开拓路途。
好风景永远在前方,建设者的脚步永远在路上,我们情不自禁地向征战花久的所有建设们致敬和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