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2787期 >2014-07-18编印

继承英烈遗志
刊发日期:2014-07-18 阅读次数: 作者:

陈海源 摄<br />

一公司蒋修妮      “喋血疆场,永志不忘。汝等英烈,乃系国魂。汝等英名,镌刻心中。”
  在云南靠近中越的边境小城屏边的烈士陵园内,原五十军一四九师老战士用这样的壮怀激烈的言语纪念着和自己一同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战友,并将它刻在了《献给英勇牺牲的战友》的纪念碑碑文中。而当这几句话从参加过这场战役的老军人韦绍元老人口中说出时,却包含着更多难以忘却的怀念。
  今年是党的93岁华诞,也是一公司蒙河项目在滇南大山中奋战的第五年,为纪念曾经为国捐躯的英雄也为激发全体党员的战斗精神,站好蒙河铁路的最后一班岗,6月30日,蒙河项目党工委特地与当地政府联系,邀请到了曾经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战士韦绍元老人来到该项目施工的平寨隧道口,为党员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战地”党课,我也有幸能够参与其中,聆听那段未曾谋面的历史。
  当身穿70年代军装,胸带勋章的韦绍元老人在平寨隧道洞口和党员们簇拥而坐。看着高大的洞门,老人感触地说:“怎敢想象,在沟壑万千,峡谷纵深中,我们年轻的铁路建设者居然能长居深山,一寸寸地开凿出穿越大山的隧道,让祖祖辈辈背着竹篓,缠着绑带,带着干粮出行的瑶乡人民第一次感受到列车的呼啸。”1948年出生的韦绍元老人是土生土长的瑶乡人,1969年在屏边参军,1979年,他所在的边防十三团35548部队跨过红河,进入越南,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保卫战,“在越南南米山区,我们的部队在大山里攻守了一个星期,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用大炮向对面山头猛攻,粮食没有了就吃野菜,吃野果,暴雨冲毁了战壕,马上要冲走了大炮,我们顶着泥石流一点点搭成人墙,用粗藤拴住了大炮,我同乡的战友李作文就在当晚在挽救大炮搭建石台时被洪水冲下了峡谷,再也没找到。战友们在雨里泡了整整三天也没有一个人下山,一个人放弃,终于在第八天攻下了南米,完成了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说到这,老人用衣袖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在绿色的老军装上浸染成一片深墨,全场的党员们静静地聆听,深深地缅怀。
  现在,韦绍元老人总喜欢登到家门口的山顶上,坐在木棉树下的石头上,给工地上的年轻人讲述曾经的故事,用特有的方式怀念他亲爱的战友。“看,那边半山上。”就在平寨隧道进口右上方,老人用手指向那浓密树荫中露出的一排屋顶:“那就是我们当年部队现在的驻地,离你们的工地就这么近,你们都是年轻人,他们在扛枪驻守边防,你们在这里为我们建造幸福致富的大道而远走家乡,你们和他们是一样的,你们和我的战友也是一样的。”
  历史很大,大到关乎着国家的命运;历史又很小,小到出自于我们每个人的手心。无论是战死沙场还是建设边疆,都是历史的选择,而我们的建设者们也必将如英雄般记录在建设边境铁路造福边疆人民的历史的史册中,只要青山在,人未老,志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