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公司孙健 岁月蹉跎,弹指一挥间,已经在铁路企业工地度过了30个年头了,激情燃烧的岁月,留下了许多回忆;黑发渐逝,白发挂上了双鬓。对施工建设工地凝聚了不解的情愫。
洗涤了岁月青涩,八十年代初期,我从学校生活直接过度到铁路工地生活,告别了熟悉的乡土、家人、同学,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耳边回想着父亲谆谆的叮嘱:“到了铁路建设工地,要与人为善,多听老师傅们的活,上班跟着师傅学技艺,注意隧道施工安全,下班要坚持学习,现在铁路上非常需要有文化的年轻人,好好努力,将来选拔到机械化施工队,为单位多做贡献。”父亲的话语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参加工作时分到一处,参与修建衡广铁路复线的燕塘一号、二号、三号隧道和风吹口一号隧道。队上有500多名职工,号称敢于攻坚的“王牌隧道队伍”。经过一个多月的工地生活锻炼,我成为一名挖掘机操作手,驾驶着当时中铁五局仅有的2台价值42.7万美元购置的日产小松品牌的PC400—1型大型挖掘机之一,真是无限光荣。曾记得一个绰号叫“孔老二”的贵州籍的汽车驾驶员老师傅说:“这个年轻娃娃的挖机手艺真不赖!将来一定要去参加局里的挖机技能大赛,肯定能拿个大奖回来罗!”
在八十年代的铁路建设工地生活中,职工们的业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队上有“业余职工学校”,每天可以组织上课学习,有许多没有多少文化的“二老工人”就是在夜校里学会了写信、写汇款单、读书、看报纸;队上的年轻人也经常在一起互相学习文化、音乐、绘画、书法等知识。在业余时间的时空中,经常可以听见“吉他”声声,“手风琴”音乐飘荡,还有“三弦琵琶”的弹奏声声……在队上的“业余职工学校”我做为夜校的语文教员、文史教员和英语教员,为学员们教授文化知识,白天去工地上班,利用业余时间备课、讲课,可谓其乐融融,诗意生活。以至于后来,每每回忆起这段生活,总是津津乐道。
最大的收获是我先后两次进入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铁五局函授学区参加学习,在那里获得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大专和本科文凭,不仅提高了工作成效,为企业、为项目献言献策,还有许多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用知识回馈企业的关怀,用知识助推自我成长。
在工地,我第一次接触到相机,是同事使用的一台“海鸥”120型,工余闲暇之际,我经常和他一起去野外学习照相,晚上的时候学习冲洗黑白照片,那个时候我学会了构图、取景、光圈、曝光等技能。还学会了闷在几床棉被里剪切、倒换交卷等技能。我至今还记得他的名字。在后来的日子里,“尼康”、“佳能”等单反相机和德产的价值30多万元的“专业型、数码后背、拨拉片式”相机,让我感受到从黑白到彩色光影视角的快乐;在日常的工作中,我跟着摄像的前辈们学会了许多摄像技能。最能提高技能的一次培训,就是局宣传部组织的“内昆线摄像技能培训班”,那次培训后,在摄像技巧上有了质的飞跃。
工地生活,工地情愫,为我留下了深深的回忆烙印,以至于,在几十年的工地生活中,难忘的工地生活故事,都能编织出我恒久的记忆,扎根在心中,播撒在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中。在这个夏季的子夜里让我回顾着、眷恋着;让我向我的工友们传播着、倾诉着。或许,从一个层面而言,这叫工地情愫;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这叫工地文化故事的积累与传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