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2775期 >2014-04-23编印

情憾鄂拉山
刊发日期:2014-04-23 阅读次数: 作者:
五公司苏晨光      今年3月,公司调我到共玉公路项目部任党工委副书记,怀着对高原美景的憧憬,我满心欢喜地来到海拔4300多米鄂拉山隧道工地。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对高原的极度不适应让我的身体出现诸多状况,也许我将成为一个鄂拉山的“过客”,但与坚守共玉3个年头1000多个日夜的项目部职工相比,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五公司鄂拉山人的风骨,他们的以苦为乐、他们的坚韧不拨、他们的能征善战,他们身上所表现的精、气、神无不彰显着新时代中铁五局筑路人的风采,我的内心一次又一次被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所震撼。
  共玉公路A5标段位于青海省兴海县境内。管段内的鄂拉山隧道是全线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世界高原第一冻土公路长隧。这里海拔4300米,氧气含量少,人迹罕至,工地常有豺狼等野兽出没,施工环境极其恶劣。当地流传着的民谣这样形容这里的恶劣气候“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下大雪、四季穿棉袄”,在这里施工真可谓挑战人类高原施工的极限。
  当我走进租住的那几间破屋时,我被震撼了,四面通透的土坯房、腐朽的门窗,这就是他们的起点。2011年5月,他们一行20多人跑步进场,其中多半都是党员,在荒芜的雪地上开始铺摊建点。在这种条件下他们既要同严重的高原反应作斗争,又要尽快的形成办公与生产生活条件,可想而知当时是多么地艰难。然而一个月后,他们在参建的17个单位中率先达到办公生产条件。当年底完成150米成洞佳绩,实现共玉公路施工首战胜利,在全线树立了形象和信誉。
  时至4月,内地已是万复苏,春暖花开。然而,共玉公路施工工地却是忽而大雪纷飞,忽而狂风怒起,一日四季的气候天天在上演。每日清早,无论是大风还是雨雪,项目部工作人员都会早早的排好队列等待点名,点名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技术干部穿上厚重的大衣,带上火车头帽赶去工地。坐在车上的我不觉得,下车后才发现这里的4月天比内地的寒冬腊月还要冷。大伙各忙各的,有测量的、有协调施工的、有指挥机械的……,在这雪域高原,热火的工作场面让我感觉不到冰雪带来的冷意和缺氧带来的困意。回到项目部偌大的办公区看不到闲言闲语,更没有闲人乱逛,只有到饭点时才能看见项目部这30多张笑脸在食堂内互相笑语不断。正是这些积极上进,勤劳勤恳的领导干部和普通员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2012年连续3个月创下单口月成洞破百米的记录;2012年3月加拿大专家考察鄂拉山隧道时,三竖大拇指称赞“OK!这是一项宏伟的工程”;2012年8月青海省交通厅组织所属及全线30多个单位110余人的庞大观摩团到五公司共玉公路鄂拉山隧道进行安全、质量、进度和标准化管理参观学习,高度评价说:“这就是榜样”;他们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工程自开工至今未出现一起安全质量事故,得到了青海省交通厅、共玉公路建设指挥部和专家的高度赞扬,其隧道洞口边仰坡冻土融塌采用黑色防晒网隔热减缓融化工艺,以及暗洞浅埋层冻土采取跟管工艺施工获得了2011年度青海省共玉公路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奖;截止2014年4月,项目部施工的鄂拉山隧道进口领先对方单位2000多米,受到业主的高度赞扬。同时也给项目部换来了一系列荣誉:项目部先后被青海省交通厅、共玉公路建设指挥部、集团公司和公司评为“创先争优先进集体”、“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标准化管理优秀项目部”、“劳动竞赛优胜单位”、“先进党工委”、“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好班子”等荣誉称号。
  这就是值得敬佩的五公司共玉公路施工者,他们敢于同天斗、同地斗,敢于挑战极限,用坚实的双手谱写出了华丽的篇章。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让我一次次地感动,这已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精神财富,必将化作我不断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