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黄喜亮 年年岁岁,时光飞快流逝,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原本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的清明节,而今成为国家法定节日,这证明了它并非单是一个农事季节,还是一个有着浓厚传统文化积淀的节日。
这天,人们要去祭拜先人、上坟、扫墓,这个传之久远的民族习俗历史悠久。据史载,从隋唐时期就兴起清明扫墓,到了宋朝,清明就已成为人们上坟、扫墓、祭奠的重要节日,并形成民间的一种风习,这显然与中国民族传统观念中不忘祖先的思想有关,通过开展追思先人的活动来增进民族的认同和融合,同时升华对先人的瞻仰崇敬之情。改革开放后每到清明时节,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千里迢迢回到祖国家乡给先祖上坟,不忘本,思乡情,这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共创和谐中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时令来说,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是春暖花开、阳光普照、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正如古籍所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为清明。”因此,在这草长莺飞的大好春光之时,也是人们去亲近自然、欣赏自然无限风光的大好时机。唐代诗人杜甫《寒食》中就有描述:“田夫要皆去,邻家闹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所谓“闹不违”就是清明这一天乡间父老乡亲妇孺都要出来嬉戏玩乐,所以人们又有“踏青”之说,这其实也是一个极好的旅游时节,如今作为假日,无疑更是促进旅游活动,推进传统文化传承的大好时机。
正因为清明这一传统节日承载着富有人文色彩的多重文化内容,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不少诗人以此为题材吟诗作词,留下了佳言美句。如唐代诗人杜牧《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如宋代诗人苏轼《南歌子》歌咏:“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但来微雨洗郊垌,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很多诗词都是描写清明时节流传的千古佳作,充满着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以及浓浓的传统节日之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