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版:集团新闻总第2769期 >2014-03-12编印

迈 向 新 征 程
——四公司获中国中铁“扭亏解困10佳”企业纪实
刊发日期:2014-03-12 阅读次数: 作者:
四公司党委宣传部
        四公司曾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开路先锋”,这支能征善战的老牌铁路劲旅,2000年以来,由于不能适应市场形势变化等因素,企业陷入困境,面临解散。2008年7月,在生死攸关之际,局对四公司实施了“解困振兴”工程,经过5年多努力,实现了解困扭亏。
  陷入绝境
  四公司始建于1964年10月,先后参加了沪昆、武广高铁等30多条铁路建设,担负了邵怀、徽杭等30多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任务,还成功地承建了广州、南京地铁等10多项市政工程。胜利完成了坦桑尼亚、伊拉克等国外铁路、公路建设项目的援建任务。先后创造了多项国内外建筑施工之最。参建乌鞘岭、太行山等特长隧道,成功征服高原多年冻土隧道——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以及高瓦斯、高地应力、大涌水,被称为“天下第一险洞”的南昆铁路家竹箐隧道。
  但就是这支劲旅,2000年至2008年间,由于经营能力不足,项目管理混乱,在建和已完工项目大多发生亏损,财务状况逐年下滑,账面累计亏损总计4.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149.7%;企业有52%的员工无岗可上;企业拖欠社保、医药费、住房公积金等合计5884万元,欠发公司本部职工和下岗、内退职工工资长达9个月,离退休老同志的门诊费、住院费长达两年以上不能报销。
  由于亏损额大,内外债务巨大,资金链断裂,“造血”功能缺失。四公司领导班子对企业生存发展缺乏信心,中层干部感到前途渺茫,员工看不到希望,公司上下普遍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处于人才大量流失、人心浮动、无所适从的局面。
  生死抉择
  四公司当时的严重困难局面引起了局乃至股份公司领导的高度关注。
  2008年前局曾采取了很多措施,主要是换班子和注入资金。2000年至2008年,先后调整四公司4任领导班子。2006年至2008年,局采取注入资金维持四公司员工基本生活。但这些措施,没有缓解四公司急剧下滑的局面。局一度丧失了信心,甚至认为四公司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无论采取任何措施,都无力回天。2008年前,局通过对四公司调研,曾提出解散、不保留中铁五局四公司这一番号,部分在岗人员划归其他公司管理的建议方案。
  四公司是解散还是保留,局面临着一个决定四公司存亡的抉择。
  2008年初在局举办的基层支部书记培训班上,四公司参加学习的5名基层支部书记,主动找到时任局党委书记张回家,含泪请求:“我们在四公司干了几十年,公司就是我们的家,父辈、家庭都离不开,希望局领导带领我们公司走下去。”
  2008年4月,局召开党政联席会,确定对四公司实施“解困振兴”工程,不离不弃,下决心彻底解决四公司的问题。
  系统规划
  2008年5月,党委书记张回家带领局机关十多个部门,组成人事、资产、项目、方案4个小组到四公司机关及项目,进行长达二十多天的调研。摸清了公司的困难程度、困难原因,确定了解决四公司问题的总思路及总原则,并进行了诊断开方。
  输血造血。资金扶持方面,局在解困振兴过程中按照轻重缓急、(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逐年递减的原则,主要解决四公司收尾、已完工项目资金缺口,累计拨付资金9000多万元,还分配给四公司2000万元短期借款指标,专门用于投标保证金的支付,同时对四公司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临时借款给予了大力支持。2009年杭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业主资金不到位,局临时支持资金约1亿元,有效缓解了项目资金压力。工程任务扶持方面,局对四公司任务扶持的原则是,保持四公司项目的适度规模,注重项目的经济质量和公司自身的经营质量。按照此原则,局承诺三年内从局投标任务中分配给四公司34亿元。2008年,局协调了价值2.3亿元的青兰项目给四公司,以缓解其任务严重不足的局面,大量人员下岗的问题。人才扶持方面,局重点解决班子建设及技术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鉴于四公司当时骨干人才大量流失的局面,给予四公司特殊人才引进政策。
  减压加压。在减压方面,一是新老划断,局对四公司领导班子的考核以解困振兴方案的指标为准;二是三年内借款免息;三是年度对领导班子的考核指标略低于其他公司;四是在满足公司自身人员需求的前提下,向局其他子公司分流富余人员200人左右,以减轻公司当时冗员负担。在加压方面,一是对三类人员的资金扶持逐年递减,从2008年的70%降低到2010年的20%;二是公司自身经营指标逐年递增,从2008年的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5亿元;三是完成年营业额指标逐年递增,从2008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亿元;四是新上项目毛利率指标逐年提高,从2008年的3.2%提高到2011年的7%以上。
  激励约束。激励方面,2008年6月28日,局与四公司领导班子签订解困振兴目标责任状,以方案确定的年度目标为依据,进行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兑现。解困振兴期间,局加大对四公司领导班子、尤其是正职领导的激励。约束方面,局提出了四公司三年自立的原则,即局对四公司的扶持是有时间性的,如向局借款在前三年免除资金利息,三年后必须上缴资金占用费。
  解困振兴
  在解困振兴的实施过程中,四公司新班子按照局“解困振兴方案”的系统规划,立足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以责任成本管理、经营开发、标后经营、减负增效、组织结构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源“六项重点工作”为抓手,通过不懈努力,有效推动了企业发展的转变。
  主动突围。四公司大力宣传解困振兴的重大意义,推动员工转变观念,使广大干部员工清醒地认识到,“解困振兴”工作不仅事关企业的振兴发展,而且事关个人的前途命运。公司党委还制订了《“解困振兴”工程纪律保证措施》,保障了“解困振兴”工作的顺利推进。
  转变机制。四公司突出抓了专业作业队和专业化分公司建设。2008年下半年开始,四公司挑选了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员工,吸纳部分社会优秀劳务工,按照专业分工组建了52支作业队,其中:桥梁作业队23支、隧道作业队17支、路基作业队7支、综合作业队5支。这些专业作业队在解困振兴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四公司桥梁九队,先后参加了青兰、宜瓦、潼西、杭甬四条线施工,都得到了攻坚克难王牌队的称号。
  2010年,四公司承担的杭甬项目工期紧、地质复杂,项目施工进度严重滞后,桥九队到杭甬项目,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扭转了项目的被动局面,转变了业主对项目的印象。专业作业队的组建,为项目消除大包奠定了组织基础。在成立专业作业队的同时,以机关的部分职能部门为基础,四公司成立了混凝土、机械租赁、钢结构、测绘、试验检测、物资等8个专业化分公司。钢结构分公司原是四公司的一个机修厂,成立后,以钢结构制造销售、设备租赁服务和桥梁架设施工为主要业务,目前在项目的覆盖率达78%,2012年产值达6300万元,是解困振兴前的6倍。测绘分公司人员由原来的5人发展到目前的300多人,不仅满足了内部技术测量的需要,而且还是局首个对外独立承揽任务的专业化分公司。
  解困振兴期间,在机制建设方面,四公司根据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制定了与之配套的“四套机制”,即:公司机关、项目经费承包制,增强管理人员的管控意识;分公司资产经营责任制,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业队工料机责任成本承包制,促使了现场管理有序,成本可控;管理人员协议工资制,打破了吃大锅饭的现象,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转变管控模式。项目是企业的效益之源,为此,四公司强化项目的前期策划、过程管控、收尾管理等工作,把项目管理策划、安全质量体系建设、施组管理、经济管理、收尾目标管理等作为练内功、管项目的重要抓手,着力提升项目管理的短板,着力构建强化项目管控的长效机制,把项目从不可控彻底扭转到总体可控。
  迈向图强
  解困扭亏以来,四公司通过加强项目管控,项目盈利能力显著提高。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已完工及在建项目,基本杜绝了责任亏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履约能力大幅提高,均能按期优质高效地完成承建的任务,得到业主和局的普遍认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项目创效能力的提高,四公司企业财务状况逐年改善,资产负债率从2008年6月的149.7%下降到目前的89.7%,逐步还清了前期的历史欠账,摆脱了需要局注入资金才能运转的局面。近两年,还能向局解缴银行存款。同时,企业负债也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经济纠纷也由每年发生20多起,降低到目前每年2起,企业的财务状况持续向好。企业资产总值也从2008年的9.5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6.8亿元。装备能力从2008年的335台(套),增长到2013年的899台(套),增长了4倍。
  非在岗员工人数大幅降低,从2008年6月的1475人,降低到2013年的312人,非在岗员工占全员比率从解困振兴前的52%降低到12%。员工收入逐年增加,从2008年2.8万元,增长到2013年5.5万元。员工社会保险能按时足额缴纳,医药费也能及时足额报销,还解决了住房公积金的交存比例和移交地方管理的问题。
  近年来,四公司以为顾客提供满意工程作为出发点,企业工程形象明显改观,工程质量显著提高,提升了各方面的认可度,重塑了公司形象。在杭甬、渝利、贵广、杭长、沪昆等铁路项目,获得了业主的普遍认可,在局内改变了落后的印象;通过参建多条陕西省高速公路,获得了2012年度陕西省公路施工企业信誉评价“双A”,还荣获中国公路建设“百家诚信企业”称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连续四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近期,又被股份公司评定为“中国中铁三级施工企业扭亏解困10佳”,大大鼓舞了四公司迈向图强的士气。
  5年来,四公司立足铁路、公路、市政、轻轨、海外等五大板块,经营规模快速增长。累计完成新签合同额119.4亿元,年度自揽任务由2008年的5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5亿元,增长了5倍。生产能力从2008年完成1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40亿元,企业施工能力显著增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逐年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