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2765期 >2014-02-12编印

欢乐中国年
刊发日期:2014-02-12 阅读次数: 作者:
物资公司杨能海      提起过年,脑海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宋人王安石一首《元日》所描述的场景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那一幕幕吉祥喜庆的画面,也仿佛注入新的血液那般生龙活虎起来,在每个中华儿女的情怀深处系上一枚漂亮的中国结。
  打从记事时起,“年”这一字便被时代赋予了各种意义。从懵懂的探索到理解其中蕴藏的涵义,这盛大节日里包含的意义之重大,又何止于淳朴的中华民族对艰辛日子的隐忍,对美好生活的饱满憧憬?那节日里洋溢的欢乐和爱,对故土民俗风情深深的眷恋,不也是人们昂扬生命力的伸延和折射?
  一个“年”的意蕴厚重如此,正如诗中所写一样,那春风送暖、旭日初升的温暖之“年”;那张灯结彩敲锣打鼓、以新桃换旧符的欢乐之“年”;那鞭炮声声响彻邻里四舍、阖家举杯欢宴的幸福之“年”,也早成为每一个中国人一年里最大的盼头,因为那意味着欢乐和喜庆,意味着亲朋的团聚。
  在北方,年二十四为小年,南方小年是二十五,从这一日起,便是人们常说的“入年界”,即意味着要开始过“年”了。每到小年时候,家家户户要忙着打扫房子,辞旧换新,置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走上街市里头,琳琅满目都是应节商品,到了晚上则更显灯火辉煌了,喜庆气氛从前街绕到后巷而未尽。
  在大年三十的除夕夜吃团圆饭,守岁跨年,通宵达旦地狂欢作乐。有些地方还有包饺子的风俗,一家人围在一起“和面”下饺子,由于“和”通
  “合”,饺子的饺与“交”谐
  音,“合”和“交”有相聚之
  意,于是饺子用来象征团
  聚。
  大年初一,从这天起
  就是真正的“过年”了。在这一天,有些地方按风俗会举行祭灶、祭祖等仪式;到了年初二,亲朋好友登门拜年也是一大必行礼俗,看到小孩还要派个红包,称为“压岁钱”,这是孩子们过年最开心的事了,讨到红包后还要恭敬地祝福声“恭喜发财”以示回礼。
  年初三过后的接连几天里,“舞龙灯”、“醒狮会”、“摆手舞会”等等。到了正月十五便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如织,盛况空前,这一赏花灯习俗称为“闹元宵”,元宵过后,“年”才在欢乐喜庆的气氛中结束。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提到过年,仍然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期盼的节日。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鲜亮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物醇厚的古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