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生产施工总第2757期 >2013-12-04编印

嫩肩挑起黄家梁
刊发日期:2013-12-04 阅读次数: 作者:
——一公司西成铁路项目年轻技术人员速记
  特约通讯员袁嘉      2013年3月,一公司承担了西成客运专线4标段两隧一桥共15.14公里的施工任务,其中全线唯一一座高瓦斯隧道、全长11632米的黄家梁隧道以其施工风险之高,难度之大成了全线建设的重中之重。
  笔者借采访的机会,走进了西成项目建设工地,走近这群日夜穿梭在忙碌的机械间,奋战在瓦斯隧道的年轻建设者们,感受他们肩上神圣的责任,感受他们为了工程安全、质量、进度付出的艰辛努力。
  “黄家梁隧道作为公司承建的第一座高瓦斯隧道,不仅是对公司施工实力的一次重大考验,更是公司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通过参建高难度隧道的建设,夯实公司的人才基础,壮大人才队伍。”公司副总工程师、西成项目经理谢军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西成项目总共有131名在职员工,其中“80后”员工就有71人,占总数的54%。
  一到项目,就能感觉到这里浓郁的学风。为了摸清黄家梁隧道里高瓦斯的脾气,“80后”的工程部长李星、安质部长龙东宏经常组织大家聚在一起学习钢筋非焊接施工、水压爆破等新工艺工法。
  “高瓦斯隧道的施工不比普通隧道,对施工环境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为了杜绝隧道内发生瓦斯起火、爆炸的事故,除了利用高科技手段对洞内瓦斯进行24小时监测,还采用强通风降低瓦斯浓度,禁火禁高温来保证隧道的顺利开挖。现在隧道里瓦斯的浓度一般控制在0.1%以下,远远低于超限标准。”安质部长龙东宏介绍着洞内的情况。
  “7个月下来,我们顺利完成了斜井、明洞等辅助通道共计1286米,正洞进尺423米!在这个高风险的瓦斯隧道,项目部年轻的技术干部个个都是好样的,他们坚守在一线,给工人们加油鼓劲,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确保隧道的顺利开挖。”谢军说起手下的小将满是自豪。
  在繁忙的掌子面上,工人们正动作娴熟地在绑扎钢筋,项目工程部长李星告诉笔者,这是工人在为隧道围岩做支护,为了解决钢筋搭接上的偏差,李星经常带着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只要工程能快速优质进尺,我们多干点又有什么?”他常常这样和技术人员说。
  在1号斜井的现场,我们见到了一位帅气阳光的“80后”小伙,他叫唐科,是1号斜井的技术主管。进场以来,他每天都要往掌子面上跑好几次,对隧道开挖作业不断进行优化。今年8月,公司西成项目全线进入大干阶段,1号斜井的进度却迟迟上不去,为了弄清楚情况,唐科对每茬炮的情况进行了跟踪记录和分析,消瘦了整整6斤的唐科终于找出了进度落后的原因。
  走在宽敞、干净、布置有序的2号斜井洞口的场地上,谁都忍不住要夸赞两句。从便道往里走,右手边是依着洞口边坡而建的一排板房,与其他房间不同的是,这排房屋离地大约有1.5米的架空层,人员进出需要上下楼梯通过从房间依次通过,形成了人员安检的封闭通道。谁也想不到,这样的设计会是一个参加工作刚满三年的“80后”主持完成的,他就是2队的技术主管廖明强。
  他一边带着笔者在场地里看情况,一边介绍道:“场地这样的设计可以实现人车分流,更加安全。现在2号斜井的洞口已经成了业主检查、观摩的必选之地,一些兄弟标段也纷纷前来学习效仿,我们从什么也不懂到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是件特别开心的事情。”说起这些变化,廖明强显得格外兴奋。
  “明洞修建是几个辅助通道中工程量和施工难度最大的,但是3队的技术干部没有一个退缩,最难干的明洞成为4个辅助通道中进度最快的项目,这都是大伙儿齐心协力的结果。”2011年才从学校毕业的“80后”技术主管杨志威说。
  “在西成项目,每一个员工都是十分优秀的,特别是活跃在施工一线的‘80后’们,他们朝气蓬勃,爱岗敬业,为了隧道的顺利贯通不分昼夜地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不抱怨叫苦,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干好工程,让中铁五局大旗在四川建设市场上高高飘扬。”项目党工委书记侯红波说起这群肩挑黄家梁隧道施工重担的“80后”们时格外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