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版:集团新闻总第2756期 >2013-11-27编印

梅花香自苦寒来
——写在局参建的赣龙铁路第一长隧梅花山隧道贯通之际
刊发日期:2013-11-27 阅读次数: 作者:

梅花山隧道贯通前,员工们进行钻爆作业。<br />

通讯员马进宝张道文李琪林荔忠      一座隧道一座丰碑,一段历程一段传奇。
  历史把精彩定格在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2013年11月10日9时08分,倍受中国铁路总公司和社会各界关注的江西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梅花山隧道胜利贯通!标志着赣龙快速铁路打通了铺轨“咽喉”要道。
  如果将梅花山隧道胜利贯通喻为与熬霜斗雪迎来春光的梅花,那么梅花山隧道的建设者们确实经历了一番拼搏和几多艰辛,才迎来了今天的胜利曙光。
  三载拼搏结硕果。在欢庆隧道贯通的时刻,参建员工激动得热泪盈眶,往日奋战梅花山隧道的一幕幕动人场景又呈现在眼前。
  定位:第一长隧争第一
  新建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局赣龙指挥部承建的梅花山隧道位于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风景秀丽的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13.78公里,是全线第一长隧。一公司赣龙铁路隧道一项目部承建该隧道出口端正洞4869米和斜井1065米的施工任务,该隧道地质结构复杂,受F6、F7断层、围岩强度高且变化频繁、地应力大、高地温、涌水等不良地质影响,被南昌铁路局列为高风险隧道和重点控制性工程。
  谋略与胆识定位。施工伊始,赣龙铁路复线公司圈定梅花山隧道要创“鲁班奖”;一公司提出“出信誉、出市场、出效益、出模式、出队伍、出人才,出文化、出经验”的目标,努力把赣龙铁路建成优质、平安、绿色、和谐项目。各方领导为赣龙铁路建设谋篇布局,力求全胜。
  剑指苍茫,所向披靡。隧道一项目部员工意气风发地在梅花山下摆开了战场:征地拆迁、修筑便道、平整场地,在工程开工之初来了一个先声夺人。
  2010年10月7日,梅花山隧道出口率先进行抗滑桩施工;同年10月12日,梅花山隧道坪头斜井率先进洞施工,在全线率先打响了进洞施工第一炮;2011年11月,项目部荣获南昌铁路局“标准化工区”称号,施工旗开得胜,树立了战斗之师新形象。
  出招:释放科技生产力
  在开凿梅花山隧道的每一天,隧道每向前掘进1米,都释放出干部员工忠诚与责任的筑路情怀。
  梅花山隧道不仅名气很大,而且“脾气”也不小。这“脾气”就是因为它具有“五毒”俱全的特点,即:涌水、岩爆、围岩强度高、高地温、围岩变化频繁。一位从事隧道施工20多年的老工人说:“我干隧道几十年,像梅花山这样难打的隧道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在每此突发险情的关键时刻,南昌铁路局、赣龙铁路复线公司、设计院、中铁五局的领导和专家,都亲临现场踏勘会诊,为梅花山隧道施工“把诊问脉”,专家们认为梅花山隧道重大危险源较多,风险较高,必须强化安全质量管控措施,坚持科学施工,确保万无一失。
  梅花山隧道的施工困难揪着全局上下各级领导的心。局总经理张回家、原局党委书记马江黔、局副总经理陈佐林、局专家顾问史凤华、蒋太安,一公司总经理吴彪、原一公司党委书记刘勇等领导,先后多次到赣龙铁路梅花山隧道现场办公指导工作。一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局赣龙铁路指挥部党工委书记夏先平、副总经理兼局赣龙铁路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孙宝亮、副总工程师兼赣龙铁路指挥部总工程师吴智经常到现场解决施工难题,全局上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梅花山。
  2012年5月,梅花山隧道坪头斜井突然暴发第三次大涌水,巨大的涌水从掌子面上喷射而出,洞内积水迅速上涨,将掌子面上钻爆台车淹没了一半,洞内30多米地段顿时成了一片汪洋。由于斜井开挖打的是反坡,涌水不能自然排出洞外。面对突如其来的涌水险情,项目部参建员工发扬大无畏的拼搏精神,安装4台大功率抽水机每天24小时抽水。施工采用注浆止水方法,边止水边掘进,展开了一场众志成城战涌水惊天大搏斗。
  (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让水害让路,帷幕注浆工法显神威。员工们在掌子面上预埋了80多根注浆管,筑起1米厚的止浆墙。第一次注浆由于涌水量大,注浆从裂缝被水挤了出来。他们又把止浆墙加厚到2米多,分次注浆,采用“围、追、堵、截”的方法,将最大日涌水量达3万立方米的水害堵在了开挖断面之外。
  梅花山隧道的“岩爆”,让人防不胜防。2012年11月,梅花山隧道出口发生最大一次岩爆,已经初支好的隧道拱顶,突然发出了“砰”的一声爆响,随即掉下一块约两吨重的巨石,砸在了出碴车的车斗内,将车斗砸坏。岩爆威胁发出了警示。施工中,员工们沿隧道开挖轮廓线打超前应力释放孔,加强人员和机械的特别防护,员工头戴钢盔,身穿防护服,给施工机械戴上了防护罩,放炮后对掌子面及周边岩面洒水释放应力,增设型钢拱架,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加强支护,保证了施工安全。
  涌水、岩爆、围岩强度高、高地温……隧道一项目部参建员工依靠科技铲出了一个又一个“拦路虎”。2011年8月4日,梅花山坪头斜井转入正洞施工;2012年12月28日,梅花山隧道出口与斜井正洞段顺利贯通,施工安全有序向前推进。
  聚力:唱响团结拼搏歌
  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汇成合力,无往而不胜。梅花山隧道出口参建者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企业信誉而战!
  故事一:为7公分超挖值较劲。何平开挖班承担斜井及正洞施工,班里45名员工干活总有一种不服输的拼劲。按照考核规定,Ⅱ、Ⅲ、Ⅳ级围岩拱墙平均线性超挖不大于12厘米,仰拱平均线性超挖不大于15厘米。为了保证隧道开挖质量,项目部根据不同的围岩类别举办技术培训,班里员工多次召开“诸葛会议”,他们“定人、定机、定岗、定眼”,缩短周边眼间距。为了打好每一个炮眼,保证炮眼外插角度,班里员工忍着肌肉的疼痛,跪在钢筋网片上打眼,确保爆破效果的精度。由于高地温,掌子面上的温度常年保持在摄氏38度以上,员工们只好穿上仅能遮羞的内裤作业,汗水、机油长时间在皮肤上浸泡,全身上下就像抹了一层釉,黑得发亮。
  故事二:讲义气的“亲兄弟”。建好赣龙铁路,凿通梅花山隧道,是一公司参建员工的共同心愿。一公司各分公司派驻项目站(队)与隧道一项目部情同手足、并肩战斗。机电分公司服务站负责梅花山隧道出口和石笋山隧道进口出碴运输。施工中,站上员工克服了长大隧道长距离运输、通风排烟、高地温等困难,随时保持冲锋上阵的战斗姿态,掌子面的炮声就是召唤他们上阵的冲锋号角。即使是深更半夜出碴,只要听见炮声一响,员工们自觉地驾驶运输机械进入工地,待找顶完毕后,就立即投入出碴运输作业。梅花山隧道自打响第一炮后,战斗从未停息,“5+2”、“白+黑”成为员工们工作出勤表。施工环境艰苦,汽车司机每天要跑100多公里路程,然而,他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奔向胜利目标。
  故事三:项目经理“拜师”。为了探索节能环保的隧道开挖技术,拥有本科学历、从项目总工提任到项目经理的刘冬雯,拜了国家级爆破专家何广沂为师。2012年10月,项目部邀请何广沂专家为员工讲授“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技术。随后,这项技术在梅花山隧道出口推而广之。经过实践探索,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技术提高了炸药能量利用率,提高了炮眼使用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保护了施工作业环境。每茬炮节约炸药20公斤,提高进尺30公分以上,获取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技术创新成果。
  激战梅花山,拼搏故事多。在奋战梅花山的艰苦岁月里,蕴藏在参建员工心中的感人故事,还有许许多多……
  奉献:精神文化铸丰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隧道一项目部培育了“攻坚克难,勇创佳绩”的项目精神,锤炼和铸就了这支钢铁队伍和英雄的群体,每一个员工都是叫得响的硬汉英雄。
  三年来,梅花山隧道出口2次穿越F6、F7断层,抗击5次大涌水,抗击无数次岩爆。在每一个攻坚时刻和紧急关头,参建干部员工都表现出“需要就是服从,险情就是命令”的工作热情,用智慧和汗水写下拼搏奉献的壮美诗篇。
  他叫杨勇军,梅花山隧道出口领工员。“告急,隧道通风设备出了故障!”每当接到这样的救援抢修电话,他总是二话不说,带上工具第一个跑到现场。通风设备出故障时,洞内烟尘很大,修好设备时,白色口罩变成了黑色,吃苦与尽责是他固有的工作作风。
  他叫陆绍刚,梅花山隧道出口技术主管。2012年8月,隧道施工进入F7断层,掌子面需打超前探孔,他在洞里坚守了两天两夜记录数据。不料,80米探孔打完时,一股碗口大的水柱从掌子面上喷射而出。急忙之中,他用塑料胶管套孔引排水,强大压力的涌水把他一次又一次冲倒,站起来他又同员工们继续战斗。
  他叫张继洪,机械服务站长。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他都能操作,而且总是尽职尽责,被员工们称为“施工机械‘百事通’”。在梅花山隧道保贯通的冲刺战斗中,他蹲守掌子面上指挥出碴车辆。他常说:“工作必须尽职尽责,才不辱使命。”
  他叫张志坚,项目副经理兼梅花山隧道作业队长。跟班作业,指挥战斗在一线。每天现场施工安排,他都坚持眼到、嘴到,员工们戏称他像“蜜蜂”采花蜜一样,不停地忙碌在施工现场。
  他叫陈庚,项目部总工程师。在鏖战梅花山的艰苦日子里,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开展科技攻关。2012年11月的一天,他在推行水压爆破技术跟班作业时,突然,从掌子面拱顶上方掉下一块约3公斤重的石头,将安全帽砸破,头上被砸出了一道血口,顿时鲜血直流,他用纱布口罩捂住伤口,毅然顽强地指挥战斗。
  他叫刘冬雯,项目经理,是一个用“脑子”工作的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责任感,驱使他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一起克服了大涌水、岩爆、长距离隧道通风等技术难题。
  燃烧激情,演绎传奇。一公司赣龙铁路隧道一项目部干部员工的艰辛付出,换来丰盈的收获果实:连续三年被公司表彰为“红旗架子队”;多次荣获局赣龙铁路指挥部劳动竞赛“优胜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