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2742期 >2013-08-15编印

“砼”的由来与释义
刊发日期:2013-08-15 阅读次数: 作者:
贵州公司肖杨      所谓“砼”者,混凝土也,对从事工程建设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然而,“砼”字是怎么产生的,为何把“砼”与“混凝土”等同起来呢?很多人却并不知晓。
  “砼”,最初由我国著名的结构学家、清华大学教授蔡方荫先生创造产生。早在1953年,当时的教学条件比较落后,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细心的蔡方荫教授发现,“混凝土”三个字写起来很麻烦,既费时又费力,于是思维敏捷的他便大胆地用“人工石”三个字代替“混凝土”,从而提高了学生做笔记的效率。此后,“人工石”合成了“砼”,构形意会为“人工合成的石头,混凝土坚硬如石”。因其构词的独特优势,“砼字”逐步得到推广使用。
  从字义来看,“砼”字由“人工石”组成,混凝土硬化后具有一般石料的性质,具有明确的工程涵义,符合我国文字发展规律,是科学的,从技术角度来说也是可取的。
  从字形看,“砼”为一字,,书写时可以少写二十划,在工效上是有益的。
  从读音看,“砼”字与“同”同音,念“tóng”,这与法文、德文、俄文等混凝土一词的读音基本相似,近似于音译。
  由此可见,从字的“义、形、音”三方面来看,“砼”字均较“混凝土”三个字优越。受到我国广大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的支持和拥护,并获得国家承认,取得了法定地位。
  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亦已将“砼”字纳入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
  这样,“砼”字便取得了与“混凝土”一词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成为一个建筑工程专用字。这是我国土木工程基本术语中的一项重大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