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张小俊通讯员舒凯 提起刘笃辉,二公司机电分公司自建型工班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践行集约化管理的“铁杆粉丝”。
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一名机械修理工的刘笃辉,先后参建过衡广复线、青藏铁路、浙赣线、成绵乐客专等大线建设,经他修理的机械品种多达50多种,数量多达1000多台次,被誉为“机械通”。由于业绩突出,他先后荣获过股份公司劳动模范、局优秀共产党员、公司青藏之星等荣誉。
2012年3月,二公司机电分公司为深入推进集约化管理,实现分公司由“租赁向实体转型”目标,在南宁项目部成立了第一个土石方工序承包的自建型工班。工班由12台机械,29名职工组成,负责南宁项目部沙井货运中心的主线和货运线的推、平、碾、压施工。在工班组建之时就遭遇三只“拦路虎”:一是大部分机械是10年前购买的,老化严重;二是南宁项目部土石方多达1000多万立方,工期紧任务重;三是职工是从各个项目抽调而来,磨合难度较大。
二公司机电分公司领导果断将刘笃辉调到该自建型工班担任班长,负责工班的施工和管理工作。由于是分公司第一个推行集约化管理的试点工班,也是第一个实施“租赁向实体”转型的试点工班,刘笃辉肩负的使命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然而,刚到了工班不久,工班的12台机械便有5台需要大修,另外7台机械由于老化,隔三差五出现“罢工”,刘笃辉还未出师便遭受当头一棒。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机械经常性故障,导致班组产能低下,许多职工担心拿不到工资,情绪十分低落。
身经百战的刘笃辉意识到这是一块“硬骨头”,自己不但要当“修理师”,还要当“心理医生”。对此,他一边做职工的思想工作,一边着手组织机械的修理工作。
一下修理这么多故障设备,许多职工都有畏难情绪。为了鼓励大家,刘笃辉自己买来酒水和大家谈心交流,并带头打头阵,主动扛起了5台大修设备的修理重担。他去书店买来了机械的书籍,对照工作原理,自创机械“诊病”9字真经——“听声音(听响声判断故障)、看烟色(看排气颜色判断故障)、摸马达(试温度判断故障)”。在两个月时间里,他带领班组更换配件200多个,使5台大修机械全部正常工作,其他7台设备全部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维修。一场苦战下来,他整个人瘦了10多斤,原本严重的胃病一天天加重。
机械修好了,刘笃辉将重点工作放在了机械的保养和维护上。针对老旧设备易坏和修理难的特点,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一是组织制定《机械维修保养制度》,实行定人定机管理;二是利用空余时间开办机修课程,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三是利用下雨天,组织对机械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正因为他方法得当,班组创造了“老机械每天工作22小时无故障”的奇迹。
刘笃辉认为,要实现集约化管理效益最大化,班组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俭”字展开。他在班组搞起了精细化管理,精细的程度小到以一个配件、一升油为单位。他组织制定了《材料配件领用制度》、《油料使用签认制度》,每一个配件的购买实行批准制,配件、油料的领用实行登记制。每月底,刘笃辉还要算账。所谓算账,就是每台机械的费用支出实行单机核算,省则奖,超则罚。制度出台后,班组虚报配件数量、浪费丢弃配件、机械开机空转等陋习得以彻底消除,工班做到了配件“零库存”管理,柴油零丢失,月节约费用开支近万元。
刘笃辉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收集废旧的配件来“再加工”使用。就拿推土机的引导轮来说,购买一个要花4000多元,但是他捡来别人丢弃的引导轮,只需加工2天,使用100元焊条,就能起死回生,从新使用。类似这样“回收利用”的经历,刘笃辉有过近百次。
正是因为刘笃辉呕心沥血抓工班集约化管理,2012年3月份,该工班创造了土石方月产22万立方最高纪录,实现产值90多万元,职工收入大幅增长。二公司机电分公司经理陈玉国自豪地说:“刘笃辉在这里,不但创造了效益,更是盘活了所有的老旧设备,坚定了公司从租赁向实体转型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