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2726期 >2013-04-24编印

地震微感想
刊发日期:2013-04-24 阅读次数: 作者:
四公司吴晓彭      5年前,汶川地震,我的同学梁一夫独自一人第二天就赶到成都,几经辗转才到汶川县城。在那里停留了一周左右,回学校后,他讲了很多灾区的事,有的话此刻再提意义仍然不凡。
  作为第一批到汶川的人,梁一夫对于志愿者身份颇觉尴尬。网络上对主动救灾的志愿者褒贬不一,他部分赞同网络上的指责。在去汶川的路上,的确有一些志愿者的车子抛锚,堵塞交通的;一些志愿者,到了那,能派上的地方并不多;一些志愿者身体出现不适,甚至都成了被救灾的对象,有时麻烦大于帮助。他反省,灾区最需要的还是有组织的专业的救援人员。
  网络对救灾的作用巨大,但网络上夸张的语言也平添了不少麻烦。一心想到重灾的救援人员,随时关注网上的动态,常常看到帖子上,频繁地说某地最严重,死伤最多,缺水缺粮食,帖子还不断更新灾情。等救援人员连夜赶到时,受灾很小,大伙都在广场上聊天,甚至部分餐馆和商店还在营业,物资根本不缺乏,但信息的偏差,让很多民间捐赠的物资没有到达最需要的地方,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严重耽误了救援时间。在汶川期间,多次被这样的信息牵着走。大家总结,悄无声息的地方,灾情越严重,越叫得凶的灾区,往往可以缓一缓。
  如今有了微博、微信,到了自媒体时代,一张特写的照片,加上夸张的语言,往往放大了灾情,给救援人员带来了误导。
  媒体让人喜让人忧。在地震中,记者带来一线信息,准确反映灾情,但一部分记者成了被救对象,一部分记者甚至延误救援,经常看到重伤员被抬下车,就有一群记者拥上,不管伤者是不是衣冠不整或者需要开阔、安静的环境来治疗,就是一顿狂拍,狂闪光,医生也被请到一旁询问伤势。
  对于救灾,最好的救援者就是自己和周边的人,都熟悉自己的房屋结构,熟悉当地的地形,能够准确判断出伤者所处位置。灾难发生后,当地人的自救和互救是最有效的办法。
  两年后,玉树地震,我的这位同学没有再去灾区,而是选择在学校组织捐赠物资。灾难过后,选择了到玉树结古镇义务支教。地震又来了,无论是志愿者、记者、还是灾民都应该思考,要用合适的方式去救灾,祈福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