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版:集团新闻总第2710期 >2012-12-19编印

浴“火”鏖战
——局蒙河铁路二标战高温高湿纪实
刊发日期:2012-12-19 阅读次数: 作者:
特约记者何增旺记者袁蓉生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局蒙河铁路项目2千多名参建员工,在中越边境的崇山峻岭中,遇山打隧,逢水建桥,以火一样的激情与蒙河铁路的高温高湿展开了浴“火”鏖战。
  蒙河铁路难,难在其桥隧集中、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管段三分之二工地处于热带雨林气候,4月份至10月份气温平均30℃以上,最热达42℃。特别是隧道内温度之高,国内外罕见。其中,太阳寨、毛坡良隧道内平均温度38℃,最高气温更是达到43℃。
  在这里,参建员工以坚强的意志、顽强的作风、坚韧的耐力,与常人难以忍受的高温、高湿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奋战,唱响了“温度再高、没有我们斗志高,湿度再大、没有我们的决心大”的项目精神,充分展示了五局“铁军”形象。
  火炉中——艰难挺进
  太阳寨隧道是全线最热的隧道。被称为“火炉”的隧道进口横洞,处于V形山谷谷底,四面环山、山上蕉林密布。洞口外温度为34℃,让人感到闷热难受,“火炉”之称果然名不虚传。
  戴上安全帽,穿上雨鞋,随局蒙河指党工委书记张雷鸣一道驱车进入隧道。隧道已经单口掘进近3000米。8分钟后车子在衬砌台车处停下。打开车门,一股热浪突然袭来,汗水立即从身上的每一个毛孔渗了出来。
  衬砌台车下,几个工人正在进行防水模板施工,挂在台车上的一个温度计显示,温度37℃,湿度35度。
  局蒙河隧道11队党支部书记陈筑指着温度计说:“今天还好,没有出太阳。4月份最热的时候,洞内温度高达43℃。我们施工中遇到最大的难题是高温、高湿,在这里我们每掘进一米,都要比以往干过的任何工程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艰辛。”
  2009年4月开工至今,隧道11队劳务工换了一批又一批。衬砌班劳务工更是换了40多批。特别是二衬台车拆模时,温度还要高2至3度,许多民工干了一两天,因受不了高温,都当了“逃兵”。
  “在洞内,汗水会一直流不停,几个小时下来,雨鞋里积下的汗水,可以泡过双脚。”刚从开挖台车下来的隧11队副队长梅忠华介绍道。只见他汗水不断往下流淌,顺着上身打湿裤子流入雨鞋。他边说边将雨鞋取下倒水,只见他双脚都泡白了。
  来到掌子面,7名开挖工正光着上身打着风钻,一个个同样汗流浃背,全身湿透。
  隧道高温似火炉,含水量达到90%以上,在里面工作似火烤,又似蒸“桑拿”。隧道队队长张刚、技术负责人冉云峰等许多干部职工都有在隧道内昏倒的经历。
  为了能让大家在“火炉”里工作舒服些,项目部、队上想尽了一切办法降温。从24小时不间断地用大功率通风机保持通风(仅此一项增加电费每月8万多元),到给通风管道淋水降温,再到洞内洒水喷雾降温,还有开挖台车、衬砌台车上置放鼓风机吹风降温,甚至每人发一件干冰背心降温,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可效果不明显。如今,还投资10万元,定购制冰机给隧道降温。
  温度高,但隧道工期不等人。为抢进度,他们采取出口横洞进入后向进口、出口方向掘进,多开工作面,实现长隧短打的科学方案,在全隧采用了TSP、地质雷达等方式对围岩进行综合超前预测预报。
  从最初每月掘进40-50米,到每月近100米,最高峰期创下单口每月全断面开挖161米的施工纪录。截至12月中旬,(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全长7354米长的太阳寨隧道,在大家稳扎稳打下,步步为营地艰难挺进,经历3年多奋战,已累计完成开挖6493米,余下开挖861米,隧道正一米一米地被他们“啃”掉。
  高温中———顽强坚守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高温高湿的工作环境,加之工程单价低、资金不到位等困难,许多工地的人员流失更换成为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然而在全线第二高温隧道毛坡良隧道,听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负责毛坡良隧道施工的隧道六队副队长代知尧介绍说:他们全队15名正式职工,195名劳务工中,施工3年多来流失人员较少,一靠的就是以高产保工资,隧道六队每月成洞保持均100米左右,以相对较高的待遇留住人员;二靠抓好架子队建设,组建了自建型班组,工班长都是正式职工,劳务工都是由职工招来的常年跟着公司干工程的亲戚老表以及同村人员组成,以亲情真情留住人员。
  为稳定队伍,队上十分关心农民工的生活,对农民工实行“五同”管理,为民工工班住房安装了空调,使他们下班后不再受高温之苦,确保能够休息好。与此同时,每天送两次绿豆汤、凉茶给参建人员。
  队领导把农民工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待,遇到民工生病就及时送医院,知道哪位民工过生日,招呼食堂给加几个菜。民工要探亲,队领导、工班长从家中拿钱来借给民工回家,其中工班长郑应州从家里拿来30万元给农民工代发工资,让民工大受感动。过年后,回家的民工都纷纷返回了工地。
  采访中,局蒙河项目的干部职工、参建劳务工在高温中坚守,在困难中坚持,成为建设蒙河铁路的中流砥柱。隧道十一队副队长梅忠华参加过武广海棠隧道建设,2009年从一名优秀劳务工转为局正式职工。转战到蒙河项目三年多时间,他每天要在隧道内呆十多个小时,最多一天呆了20个小时。为确保隧道开挖稳步推进,他认真钻研开挖技术,使每茬炮进尺从1.5米提高到2.5米,最高达到3米。三年来他瘦了10多斤,可他没有一声怨言,用他自己的感召力留住了7个开挖班劳务工,成为开挖班的中坚力量,
  隧道六队副队长代知尧从开工到现在一直坚守在岗位。他家住农村,2个孩子上大学,妻子无工作,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却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仍然选择了坚守。问他为何这么做,他说道:“党组织把我安排到六队这个光荣的团队工作,这是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必须尽到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我绝不能在项目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要求调离。否则,我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
  隧道十一队技术负责人冉云峰,由于工作忙没法回家,只好于2011年把未婚妻接到工地结婚,2012年妻子在家生小孩后,他回家陪妻儿12天后又急忙返回了工地。
  隧道六队安全员王丰,工作认真负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一次他在安全检查中发现了一名民工没戴安全帽,及时帮民工戴好了安全帽。刚戴好安全帽不久,一小块飞石飞来把这位民工的安全帽打开裂了,幸亏戴了安全帽,否则后果不堪想象。王丰工作出色,可回家相亲几次都没成功,主要都是女方怪他工作地方太远,收入不高,一谈到这小伙子眼睛都发红了。
  如今,经过局蒙河项目部参建干部职工3年多的日夜奋战,蒙河二标已完成工程量的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