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吴晓彭记者袁蓉生 如果说,参建沪昆高铁杭长浙江段的建设是一场荣誉之战,那么承担浙江段全长2992.033米无砟轨道首件工程施工,就是这场荣誉之战的急先锋。
“要干就把它干好,不然就不干!”负责无砟轨道首件工程施工的四公司杭长项目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施工原则,精心组织施工,确保了工程在节点工期时间内通过铁道部工管中心无砟轨道首件工程评估小组的评估审查。
一
无砟轨道作为高铁的核心技术,工序繁琐,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高,施工生产处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工程质量全部以毫米级误差控制,任何一个步骤出现误差都会影响整个施工质量。首件工程的成败,更是关系全线无砟轨道施工能否顺利推进的重中之重。
四公司杭长项目部无砟轨道首件工程为在建工程罗家溪特大桥的一段,全长2992.033米,包括聚脲防水层施工、644块轨道板的粗铺、精调、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及线上无砟轨道精调等施工任务。
“作为全线无砟轨道施工的先行者,意味着引领示范。要做出标准、做出成果,就必须从每个细节做起,科学管理,优化方案、革新工艺,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项施工任务”,项目经理肖琼朝说。
言出必行。在无砟轨道施工中,以肖琼朝为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和安质部部员为组员的工程安全质量监管领导小组,制定了无砟轨道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制定了无砟轨道安全专项方案及安全交底、培训;严格按规范、标准要求对工序质量检查验收。
作业队队长张朝荣在现场发现问题,对谁都不手软,只要谁违章,就让他停工,罚款教育。某段防护墙偏差1公分,外观颜色不一致,张朝荣看后立即要求打掉重来。
在施工现场,项目部还选聘了质量监督员,参与监督工作。形成了项目经理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专群结合的质量监管体系,全方位构筑生产堡垒,确保工程质量。施工以来,从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受到监理单位和业主高度好评。
二
在无砟轨道纷繁复杂的施工工序中,精度压倒一切。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前,轨道板须精调到位,灌注后还需扣压复测、封边复测,以确保相邻轨道板顶面相对高程和平面位置误差不超过0.3毫米。CPⅢ复测、GRP点平面测设、精测及评估、轨道板粗铺定位、GRP点高程测量等工序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精调。
“在轨道板前、中、后部位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6个精调定位棱镜,可在二维空间里进行精确定位,调整精度以0.1毫米计,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影响这0.1毫米的精度。”杭长测量队队长张晓君说,“这是一场毫米精度战”。
测量就是无砟轨道的灵魂,贯穿整个首件施工的全过程。“对于我们来说,每道工序都要无懈可击的精密测量,错一步就不可挽回,定会对工期、成本造成巨大影响。”CPⅢ建网测量队队长陈茂武对此感触颇深。(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测量人员采用了GPS、轨道板安装精调等测量系统,应用了沉降变形计算、观测评估等测量软件和技术。测量队还与西南交通大学联手协作,共同探讨新工艺、新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四公司投入了两只测量队伍,一次性投入3台电子水准仪、4台全站仪和2套精调设备,共布设了618个GRP测点。全体测量人员以坚持“放准,勤复测,点、线、面综合控制”的原则,将精细测量贯穿到全过程。
三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是无砟轨道施工核心技术中的核心,其灌注质量受原材料质量、砂浆性能指标、温度湿度、浇筑速度及设备状态等细节影响。
为了确保灌注质量,项目部成立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III级试验室,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工地试验室。还组织试验人员对水泥乳化沥青施工规范及技术知识进行学习与培训,熟练掌握水泥乳化沥青施工相关试验操作规程。做好原材料进场质量把关工作,及时送检及自检,确保使用合格材料。积极做好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工艺性试验总结工作。加强施工过程检测,确保各序施工质量合格。
经过一次次枯燥、反复的灌板、揭板试验,项目部获得了一批珍贵的数据,培养了一批掌握水泥乳化沥青浇筑技术、工艺的人才,保证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高效、优质灌注。
8个月来,在实验与摸索中,项目部无砟轨道首件工程施工取得了一个个新的突破:
3月13日至25日,场外轨道板粗铺、精调,水泥乳化沥青灌注及揭板试验序幕拉开。
8月12日,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试验段揭板成功,全面进入无砟轨道板铺设的施工准备阶段。19日,完成桥上揭板试验,轨道板精调和灌注。
9月18日,完成无砟轨道首件工程的施工任务。20日,顺利通过由业主、设计院、监理单位及中铁二局组成的专家组的初步验收。
10月10日至11日,以较高评价,通过铁道部工管中心无砟轨道首件工程评估小组的评估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