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版:集团新闻总第2684期 >2012-06-13编印

龙腾岩山,续写铁军传奇
——一公司贵广铁路岩山隧道施工纪实
刊发日期:2012-06-13 阅读次数: 作者:谢崇志

岩山隧道二衬质量受到业主称赞。<br />杨亚民 摄<br />

2012年4月8日,一号斜井贯通,为岩山隧道全隧贯通奠定了基础。 谢崇志 摄<br />

特约记者谢崇志通讯员袁嘉何爱华      在贵广高铁857公里沿线,岩山隧道是最长的一级高风险隧道。它全长14.695公里,穿越22条断层带,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车江大坝钻进岩山,一直通到从江县往洞乡。
  风雨见证豪迈,岩山刻录激情。近三年时间里,一公司第三项目部岩山隧道的建设者们满怀豪情,鏖战险阻,攻坚克难,在这里演绎新时期铁军传奇。
  勇于拼搏写豪情
  岩山通,贵广通。
  2008年12月20日,岩山隧道开工建设。
  修路难,最难在隧道,要穿越连绵不绝的大山,更不是件容易的事。
  岩山隧道是中铁五局历史上唯一由一家子公司独立承建的长大隧道。全隧道设有进口、3个斜井、一个平导、一个横洞(出口)共6个作业面。
  开工之初,岩山隧道的施工难度就暴露无遗。最宽断层破碎带达240米,隧道进口段两次下穿寨蒿河,涌水量超乎想象。
  2009年2月12日,岩山隧道平导开始进洞施工。这是一条与正洞平行的3760多米长的辅助导坑,承担着通过横通道进入正洞施工重大任务,是整个岩山隧道的关键线路,关系到岩山隧道最后的贯通日期。
  负责平导掘进的是岩山隧道10队,队长司亚洲是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
  “平导刚打300米时,就遇到了8米逆断层和垭口。”司亚洲说。逆断层是隧道施工的一大难题,处理方案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工期及施工安全。
  在项目部指导下,10队很快就拿出了解决方案。即分台阶开挖,超前注浆加固。将原本深爆破掘进改为弱爆破,50公分一爆,加大施工循环,管理人员全方位“跟、盯、防、导”。
  跟,就是跟班,管理人员每天至少跟班10小时,搞好服务;盯,是一种操作规范,要求掌子面上的每一个人按规范施工;防,是防止一切不利于安全质量的问题发生;导,是管理技术人员每天必须做好现场技术指导。这些,都是司亚洲在生产实际中摸索出来的经验。
  刚解决逆断层问题,10队在掘进中又遇到了101米的垭口。
  垭口是高原上常见的一个词,是山峰与山峰相接的地点,当地人用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进山和出山地方。隧道要从离地面仅8米的垭口下穿过。
  这是一个浅埋层。意味着掘进时围岩压力大,稳定性差,容易塌方。
  那些天,项目部在10队召开了无数次碰头会,最后因地制宜,将经验与实际结合,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云贵高原“勤观测,早支护”的浅埋层隧道施工方案。
  2010年10月17日,(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