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他给人们留下了智慧、忠诚、尽责、善辩等良好的形象。诸葛亮的一生彪炳千秋、光彩照人,却有“四失”使人感到遗憾。
一失“不养生”。如果将自己、他人、环境作为三个纬度,诸葛亮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于他人、环境,忽略了对自己的关注。他失于不养生,在于忽略了对自己的关注。忧、思、惊、恐、惧引起了他五脏变化,导致了身体的颓变。蜀国之败败于诸葛亮之亡;诸葛亮之败,败于生命活力的衰败。
二失“不养心”。诸葛亮的一生善于规划,却对自己的心理关注甚少。他一生执著于追求事业、梦想,特别忽略了压力的危害。诸葛亮事必躬亲、尽善尽美、事无巨细,职业压力由小积大、由微集巨、心理耗竭。诸葛亮身材高大、魁梧、强壮,死于50余岁,不能不说是遗憾。
三失“不顺时”。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七出歧山,亡于征伐无过。诸葛亮绝顶聪敏,熟知时事变化之规律,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以强烈的成就动机、过人的智慧,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尽责性。在古人看来,虽败犹荣。在今人看来,历史没有因为他的尽善尽美而改变。
四失“不育才”。诸葛亮不仅才干过人,也善于辩人识才,却是一位不善育才者。曹操疑“人”,诸葛亮疑“事”,诸葛亮主要失之于“虑”。追随他的人,忠心耿耿,才尽其能,却少灵活的能谋善断者。在留白问题上,他也不如曹操,留小姜维一人独撑危局。
没有完美的人格,只有更好的人格。诸葛亮的“四失”也是我们学习的另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