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2676期 >2012-04-18编印

多少楼台烟雨中
刊发日期:2012-04-18 阅读次数: 作者:
琼瑶为她的作品《情深深雨蒙蒙》作词:“情深深雨蒙蒙,多少楼台烟雨中。记得当初你侬我侬,车如流水马如龙。”
  真真好词好曲。不必看内容,便知道这文章里面会有怎样的缠绵悱恻,荡气回肠。我并不是喜欢看电视的人,知道这样的歌词,完全是因为它写了我爱的景,用了我爱的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而在那绵密雨幕的背景上,有历史的雾霭掩映下的晨钟暮鼓,亭台楼榭,檐牙高啄,水石迤俪。正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咏雨的佳句多矣。晏殊妙笔:“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寥寥十字,便勾勒出一段空旷唯美的意境。杜甫云:“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也颇逸趣横生。可我独爱这“南朝”之句。闲暇之时,忍不住烹茗沉思,去想象那温柔雨幕中的水榭亭台。有高高挑起的屋檐,上面必是坠了累累的铜铃,在风中轻轻作响,平白便有了空灵的禅意。那层层的琉璃瓦,平日里必是熠熠刺目的,此刻也尽数安静了下来,只有被雨水润泽后的点点潮意。森严的法寺定是建在心远地偏的远山深处,只露出一段飞檐。要去到那样灵谧的所在,便只能循了那曲折的幽径,一步步探访。因为有雨,只能安静。于是便不会错过林间间或响起的莺啭,或是一记庄严空灵的钟声。历史便在这淅沥的细雨和悦耳的沉寂中,撩开层层帘幕,朝我们缓缓行来。
  这样的历史里应该没有金戈铁马,没有军旅倥偬。顶好也不要有胭脂粉黛,勾心斗角。男人女人们都退了下去,帝王将相也不再登场。这样的历史里应该只有繁华褪尽后的宁静,以及微雨之后的浅淡的水痕。让我们在源远五千年的征战和闹腾里,喘一口气。坐享风月,淡看江湖。
  突然想起女儿的一张语文试卷,援引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然后让考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女儿堂而皇之地空着不答,当然遭了一个鲜艳的红叉。我问她干嘛不填答案。连我都知道这种题目的答案应该是“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王朝统治者挥霍无度大兴土木的批判之情。”而我们家的小东西回答得居然振振有词:“题目问的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早就死了,谁知道他的写作意图?凭什么老师说了算?”噎得我真心想要敲打她的脑袋,但是转念一想,不由哑然。也许真的就没有什么写作意图。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诗人只是爱煞了那绵密细雨中层层叠叠耸峙的庙宇,只是忍不住感叹这穷极人力和天意的美景。他只是恨眼前景致如此妙入巅毫,反而不可成画。又害怕再无人能领略这朦胧中的万般风情,于是,心念电闪,得此佳句。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只予我们意境,任我们遨游想象。
  一定就是这样了。“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并无人力斧凿之迹,全是天成之美。有空山新雨,有虫鸣上下,有晨钟悠杳,有亭榭宛然,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吾与子共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