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2674期 >2012-04-05编印

身沐雨,心清明
刊发日期:2012-04-05 阅读次数: 作者:
四月前后,天气总是阴霾多雨,实在不适宜出行。然而纵使四月的雨下了几千年,古今的人们依然选择冒雨出门祭祖。不但如此,许多人还在扫完墓后顺便踏青,弄得全身泥泞不堪。一年那么多日子,为什么不选个天气好的日子祭祖游玩呢?
  实际上,清明并不仅仅是一个务农、祭祖的节日,或者一次踏春的游戏,它比我们所想象的还要丰富,而且更加平易近人。如果说春节是中国人身心的一次狂欢,那么清明则如丝丝春雨,沁人心田。
  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最著名的当属晋文公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了。重耳受人迫害,在外流亡多年,介子推对他不离不弃,在他饿极的时候甚至割自己腿上的肉给他吃。重耳称王以后,行赏时忘了介子推,后经人提醒亲自去请隐居在山西绵山的介子推出山,怎料介子推不愿,晋文公便将山的三面点燃火,希望介子推从没点火的一面出来,结果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不见他出来。最后晋文公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在衣襟上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稍有古代文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春秋时期是没有七言律诗的,所以介子推的那首清明诗想必是后人托介子推之名所作,意在劝君勤政爱民。说来也巧,无论是这个故事还是这首诗,都把清明节和“自省”、“反思”连在了一块儿。“清明”一词本是指清淡明智,倒和这个故事的内涵很贴切。
  其实古代祭祖的活动和现在基本相似,除除墓边的野草,撒些纸钱,向先人表达自己的哀思,不一而足。但古代清明节的娱乐活动却比现在丰富许多,如今的放风筝、踏青,古代都有,而古时的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习俗,现在就鲜见了。我以前总觉得清明节是个很矛盾的节日,早上人们还在对着亲人的坟头寄托哀思,感怀生死无常,下午怎么就纵情于山野田间,陶醉于万物萌发,春色无边。结束和开始,悲伤与畅快,竟就在这短短一天内轮回反转,悉数上演。
  仔细想想,中国人真的很智慧:追思先人,思考生死,发现身边的欢乐是为了更好地继续以后的生活;纵情娱乐,拥抱自然,身体力行向先人承诺自己会过得更好,更热爱生命。内敛与放纵,反思和开怀,其实不过是一事两面,皆是人生真趣。
  初春时节,万物沐于春雨之中,《孝经纬》中说,清明时节,“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人们选择在这个时候祭祖踏青,除了缅怀先人,也许还希望春雨洗涤自身的灰尘与庸扰,身心俱明吧。(物资公司 刘 红)